英雄主义似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很多男人都有英雄主义,这也使得很多英雄主义的化身都是以男性为代表。因为每个国家之间文化背景的不同,使英雄主义的形象存在差异性。如美国推行个人英雄主义,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美国队长,蜘蛛侠,钢铁侠等。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叙事结构单一。一般都是小人物如何从底层成长,然后获得超能力拯救世界。
而我国的英雄主义和西方的英雄主义不同。我们国家的英雄主义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一切以民族大义为先,并不推崇个人的英雄主义。比如武侠片中的霍元甲,*飞鸿等,是通过个人来弘扬民族文化。
那么,印度的英雄主义又是怎样的呢?
以电影《巴霍巴利王》为例来讲印度的英雄主义。这是一部神话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风格。电影共分为上下两部,主要讲述了巴霍巴利王和弟弟争夺王位,奸诈的弟弟为了得到王位,设计害死了哥哥巴霍巴利。但是最终巴霍巴利王的儿子,在亲人的保护下得以存活。第二部讲的是儿子如何一步步成长,然后回到王室,为正义而战。一般英雄人物是不会死的,要不然故事也无法延续。巴霍巴利王虽然死了,但是儿子也是巴霍巴利王的化身和延续。
都说印度是开了挂的民族,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也是开挂神剧,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情节。但不管怎么说,电影没有按照往常的套路,让巴霍巴利王从一开始开挂到最后,因为他的死让儿子延续了故事,加强了电影的情节曲折性和故事感染力。
下面我从印度的个人英雄主义,种族制度,女性意识觉醒,现实主义四方面来分析一下,印度英雄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呢?
个人英雄主义
说起印度的英雄主义,首先要从印度的经济说起,印度的贫富差距非常大。孟买约有1/3的人都住在贫民窟,有上百万人,几千人共用一个厕所。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男主角,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他们没有生产资料,没有房子,收入也极低,他们代表了印度最底层。底层人民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所以他们把这种理想寄托于英雄主义中,希望有一个像神一样的人物可以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
而巴霍巴利王恰好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长相帅气,身材魁梧,力大如牛,天生有神力。虽然生于王室之中,但是却心地善良,爱民如子。可以说巴霍巴利王就是一个拯救苍生的英雄形象。这样的英雄人物正是印度底层人民所需要的,他的出现是顺应印度电影文化的发展的,也非常符合印度的国情。
可以说印度的英雄主义是一种精神幻想,他们把这样一个人物神化,来满足底层人们的精神需要。与中国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不同,他们明知道是神话故事,是理想化,不现实的,却依然宁愿相信,在精神上来麻痹自己。
种族制度
因为种族制度,让印度社会矛盾不断,因为不能立刻改度这种现状态,所以他们需要英雄主义。
印度的种族制度在很多电影中都有体现。比如《厕所英雄》中的女主就出生于贵族,因为男主家里连厕所都没有,后来女主的思想影响到了男主,因为厕所干起了一场革命,最后男主成为了厕所英雄。这部电影虽然已经弱化了种族结婚的矛盾,但是种族思想文化的差异却一直存在。
电影中巴霍巴利王生活在平民之中,是贵族血统的英雄人物,但对平民一样尊重,从来都没有因种族而歧视平民的行为。印度迫切需要一个英雄打破这样的种族制度。
种族制度是影响印度社会平衡发展的很大阻碍,印度是以社会血统基础的治理体系。虽然现在印度宪法已经废除了种族制度,但是种族制度的意识依然深入到印度人的思想血液之中。种族压迫,种族冲突,种族暴力是印度最大的难题之一。因为血统的原因,印度人生来就分为三六九等。
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印度,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印度是典型的男权主义国家,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曾看到这样一张图片,母亲跪在地上,亲吻儿子的脚,儿子才5岁左右的样子,母亲这样以示对家里小男子汉的尊重,由此可见女性的地位是何等的低下。
在受到男性长期受压迫之后,印度女性意识终于开始觉醒。虽然不能立刻做到男女平等,但是已经让女性有了争取自由平等的意识。
如电影《神秘巨星》中,小女孩的母亲长期受到丈夫的家暴,却一直默默忍受。母亲支持女儿的梦想,却一直没有话语权。直到电影结局母亲才勇敢提出离婚。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家里一直想生个儿子,继承父亲的梦想,然而却一直生的女儿,后来爸爸将女儿培养成了拳击手,证明了女人也可以比男人强。
在印度,女孩14岁就可以结婚,然后每天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无怨无悔,还要任由丈夫打骂。这在中国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在电影《巴霍巴利王》中,和巴霍巴利相配的,另一个国家的公主,也是女权主义的代表形象。
当巴霍巴利王的母亲派人送来金银珠宝求婚时,公主霸气回应:这样躲在母亲身后的男人,我国的母狗都不会嫁给他。当太后要求巴霍巴利挟公主回国时,公主这样回应:我可以作为你的同伴和你一起回国,但是如果让我失去尊严作为俘虏被你押回去,我绝不同意。公主她代表了印度女性渴望被尊重,要求平等的强烈愿望。
印度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慢,这跟印度的经济文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因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了文化发展的缓慢,也导致了女性意识觉醒的缓慢。
现实主义
这部电影是神话和英雄的化身,看起来非常的理想化,但是这部电影实际上具有现实意义。英雄主义代表了印度人民渴望改变压迫被奴役生活的现状。这一点上来看,它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印度现实主义的电影非常多,《厕所英雄》就讲述了印度人不能室内建厕所的现状,这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还有《护垫侠》主要讲述了女性生理健康知识的落后。《起跑线》讽刺家长教育观念,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这些电影都有现实意义,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生活现状。所以我认为《巴霍巴利王》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和英雄主义结合的电影。
现实主义电影由来已久,这个流派的源起就是基于电影艺术家对当时社会形态的思考,但是在现实主义诞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艺术家在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上不断的突破和发展,因此,现实主义电影在不同社会语境中的社会意义当有新的注解。
现实主义的电影,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品位,符合大众接受心理,以平民化的视角观察社会敏感话题,展示真实的社会问题,引起大众关心和思考问题,呼吁社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这一点看,我认为印度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结语
印度英雄主义正在通过电影的形式向全世界进行文化输出,印度电影在世界上是别具一格的存在,电影特色和好莱坞大片,华语片不同。印度将独有的歌舞文化也融入到电影之中,向世界展示他们的精神文化。让世界了解到印度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印度的英雄主义从一定程度上说,和印度的立国之本非暴力不合作有很大的关系,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武力值爆表的英雄形象,来改变他们的生存现状。无论你对这一英雄形象持什么样的否定态度,都无法抹灭印度人对英雄主义的精神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