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赤脚医生一个时代的回忆
TUhjnbcbe - 2023/3/22 20:48:00

上世纪50年代,农村新生儿死亡比例一度高达30%,也就是说几乎每3-4个新生儿里就有一个在藏宝中夭折,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当时农村医疗资源的匮乏,没有医生也没有药,而当时农村老百姓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莫言在《蛙》里就成回忆:“他们用擀面杖抵押产妇的肚子,他们还用破布堵住产妇的嘴巴,反复孩子会从嘴巴里钻出来一样,他们一点解剖学知识都没有,根本不了解妇女的生理结构。”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这确实不可思议,但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农村实在太普遍了。因为愚昧,因为无知,也因为许多农村实在没有一个像样的医生,这才导致了无数的人间悲剧,而这个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的问题被一本书解决了。

据统计年中国多万卫生技术人员中有70%分布在城市,20%在县城,而在农村只有10%,要知道那时候中国有7亿多人口,其中6亿人口都在农村,当时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却处在缺一少要的窘境之中。

年6月26日,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暴怒:“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这就是著名的指示,在指示下发后,全国掀起了农村医生的培训热潮,赤脚医生应运而生,他们中有从小扎根在农村生活的人,也有从城里来到下乡插队的知青。从此许多农村多了一个不穿白大褂的卫生员,乡间小路上多了一个背着小药箱的背影,这个步伐让太多农村人心安,因为他们在未来几十年里再也不愁看病这件事。

到年赤脚医生人数一度达到了惊人的多万名,年《赤脚医生手册》出版,这本书被称为有史以来拯救过最多生命的一本医学著作,他的内容从中医的针灸针法到望闻问切,从采集中药进行制作,到西医的手术实操都涵盖其中,堪称居家旅行必备之宝典。

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是他面向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通百姓农民,不仅语言通俗易懂,还配有图片,每一种疾病都会给出针灸、中医、西医的三种治疗方式,目的就是让普通人在最短时间内学会使用最便宜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治疗常见的病痛。赤脚医生手册出版后风靡全国,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里他一直都是中国人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至今已印发上千万册发行量仅次于毛泽东选集。

当时,上百万名赤脚医生的手里都有这本书,这本书对于常见疾病,都有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他为国家迅速培养了大批赤脚医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当时农村看病难问题,他还被翻译为50多种外语,发行到世界各国,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书店里依然还有英文版的赤脚医生手册。

到了现代,他在中国的地位依然很高,他和《民兵*事训练手册》、《*地两用人才之友》一起被网友称为三大穿越神书之一,江湖传说如果得到这三本神书,便穿越到古代荣登大宝,如果在未来遭遇核大战也可凭借这三本书重建人类文明。

这本书的确够厉害,但那些学习和执行这些知识的赤脚医生们更值得我们敬佩。赤脚医生指的是当时农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他们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就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预防传染疾病,他们除了给人看病,还会带领村民修建厕所,给儿童接种育苗,熬煮预防汤药,他们的特点是益农益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行医送药,他们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随叫随到,许多人赤着脚耕地种地,赤脚一声名称由此而来,当时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合作医疗费,每次看病只交5分钱的挂号费,而看病吃药不要钱,极低的医疗费用让赤脚医生成为了那个贫困年代里人们养得起用得动留得住的救命医生,千家万户留脚印,药香伴着泥土香,赤脚医生四个字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后来,赤脚医生这一称呼像*昏里的夕阳,慢慢消失在人们视线里。乡间的路上再也听不到背着药箱等人的步伐声,甚至赤脚医生一度称为贬义词,被认为是医术不好的人。曾经的他们背着药箱,挨家挨户查疫病,根绝了农村的传染病;曾经的他们两度登台联合国的世界卫生会议讲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但赤脚医生的出现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局限,随着时代发展,赤脚医生也渐渐被淘汰。

到了现在,农村已不再无医无药,村里也有了定点的医疗站,也有一群青年从农村出来,学成便归来做了基层医生,回望过去,现在这些回到村里的基层医生好像正走在从前赤脚医生的道路上,沿着他们的脚步这是传承,也是进步,那些在乡村背着药箱的背影是消失了,但他也成了人们回想起,那个年代时的温暖记忆。

1
查看完整版本: 赤脚医生一个时代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