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慢性疾病很难治愈,总是反反复复,很多病人寻医问药,但通常效果不明显。其实,在慢性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体内的湿气和外部的邪气纠缠在一起而形成的。湿气是中医的一种概念。中医认为湿气的主要来源是不良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湿气可以和中医概念中的多种邪气结合进而威胁人体健康,比如说湿气遇寒,称为寒湿;湿气遇热,称为湿热;湿气遇风,称为风湿等等。
一、怎样判断湿气重否?
1.起床后感到疲惫不堪。身体健康的人经过一夜的休整,会神清气爽,身体充满力量。体内湿气重的人则恰恰相反,早晨起床后仍然感觉身体疲惫不堪。
2.舌苔粗糙*腻。健康的人舌苔薄白,舌头淡红,口腔内干燥适中。体内有湿气的人的舌苔通常粗糙*腻。
3.大便糖稀易粘。体内湿气重的人的大便通常不成形或糖稀,如果血脂高,还会出现便秘黏稠的情况。
4.食欲不振。中医讲脾主运化,湿气最先侵袭的内脏就是脾胃,会导致食欲不振。
二、怎样调理湿气呢?
除了吃药以外,其实自己也可以调理湿气,调理体内湿气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即改良外部环境、自身作息和饮食。
1.改良外部环境。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尽量住在阳光明媚,温暖通风的房间,舒适的卧室是良好休息的前提。
2.改良自身作息。首先,要早睡早起,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娱乐的时间,规律生活,切忌熬夜。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锻炼,加强体质。
3.改良饮食。主要是不宜贪吃生冷油腻之物。
总之,做好身体和饮食的管理是祛除湿气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希望大家能够持之以恒,还自己一个强健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