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风?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五百年,希脂医学家希普森就对痛风病的症状体征进行了描述。“痛风”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词汇“滴”(gutta),表明古代,人们认为痛风是由于恶性液体滴入了衰弱的关节引起来的。当然这种认识在今天看来是不正确的,是没有理论依据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明确,痛风是由于嘌呤这种物质长期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液中的尿酸增高,使身体发生变化的一组异质性(即在性质上并不完全一致)的疾病。
痛风病以男性多见,其发病与饮食生活关系密切。古代的医生都把痛风视为“帝王病”、“奢侈病”,就是因为痛风多见于生活富裕的皇家贵族,而在平民百姓中则较少见,患者有反复发作的特征性的急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典型的临床表现。许多情况下由于进食富含嘌呤类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肉类后就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太良好,而保健意识并不是很强,痛风增多更为突出。
痛风早期主要表现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随后又出现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或者出现痛风性结石等一系列的临添测的临床过程。但由于早期无症状,而到关节炎发作时又没有充分认识痛风的特点,因此不少人被误认为是风湿性关节类、类风湿关节炎、丹*、化脓性关节炎等,从而延误了痛风的治疗。因此对痛风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减少疾病对身体产生的各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