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药治疗心衰合并大量胸腔积液一例
TUhjnbcbe - 2022/5/11 18:18:00

吴XX,男,66岁,于年11月01日06:54平车入院。

主诉:反复胸闷、喘累15年,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喘累,伴咯血,时有胸痛,无肩背部及上肢放射痛,就诊于外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未予治疗,后胸闷、喘累反复发作。10年前患者为进一步诊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手术”,术后规律服用华法林钠片和地高辛片治疗。10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胸闷、喘累加重,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经对症处理后稍好转。1天前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出现一过性晕厥,约3分钟后自行恢复意识,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重度、心脏扩大、双侧胸腔积液、肺炎”,予对症治疗后喘累未见明显缓解,收入中医经典科住院治疗。

中医四诊:病人神清,望之少神,面色少华,精神状态较差,平卧位即感喘累气促,时有咳嗽、咳白黏痰,痰中带血丝,腹胀,无恶寒发热,饮食正常,夜寐不安,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8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8mmHg;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呼吸音稍低,双侧肺下叶可闻及湿啰音。心浊音界扩大,心率95次/分,律不齐,二、三尖瓣瓣膜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膨隆,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浮肿。

辅助检查:(-10-31医院):N末端脑钠肽:.40pg/mL。胸部CT:1、心脏增大,心脏瓣膜术后改变。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钙化。2、双上肺散在纤维灶及慢性炎症灶。3、双侧胸腔积液。心脏彩超:左心及右房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二、三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高压(重度),主动脉瓣轻度返流、肺动脉瓣少量返流;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舒张功能减退。血气分析(吸氧浓度33%):酸碱度7.,动脉氧分压76.3mmHg,二氧化碳分压43.7mmHg,心电图:1、普通型心房颤动(心室率79次/分)2、偶发室性早搏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4、ST-T改变。(-11-01入我科后):N末端脑钠肽:.6pg/mL;超敏肌钙蛋白I:0.ng/mL;胸水彩超及定位:双侧胸腔积液,右侧胸腔探及大量液性暗区,较深处间距9.7cm,可见肺组织受压,左侧胸腔探及中量液性暗区,较深处5.6cm,右侧已定位。

中医诊断:心衰(少阴证类)

西医诊断:1、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1)心功能Ⅳ级;2、风湿性心脏病1)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状态2)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3)肺动脉高压重度4)心脏扩大;3、心房颤动;4、双侧胸腔积液;5、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6、高尿酸血症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较差,平卧位即感喘累气促,胸闷,时有咳嗽、咳白黏痰,痰中带血丝,腹胀,无恶寒发热,饮食正常,夜寐不安,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少阴

方药:原量真武汤合五苓散

茯苓赤芍白术炮附片先煎

猪苓泽泻桂枝

一剂

药后反应:患者喘累气促、胸闷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余同前。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少阴

处理:调整处方为三分之一破格救心汤合苓桂术甘汤、生脉饮

炮附片先煎干姜人参片山萸肉

白术龙骨先煎牡蛎先煎麦冬

五味子茯苓桂枝

三剂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状态稍好转,喘累气促较前缓解,胸闷稍缓解,时有咳嗽、咳白黏痰,腹胀减轻,饮食正常,夜寐较前好转,大便2日未解,小便正常。查体: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侧肺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二、三尖瓣瓣膜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处理:前方基础上加用天冬以润肺止咳,火麻仁以润肠通便,三剂。

药后反应:患者神志较前改善,喘累气促、胸闷症状较前缓解,复查N末端脑钠肽较前明显下降,复查双侧胸腔未见明显积液。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喘累气促进一步减轻,胸闷、头晕、乏力明显好转,大便干结难解,小便正常。舌暗淡,苔*厚腻,脉沉细。

主要方药:四诊合参,处方思路不变,大便干结,舌暗淡,苔*厚腻,考虑湿热内蕴,中药在前方基础上去天冬,加用薏苡仁、砂仁、茵陈、栀子、大*清热利湿,活血通便,四剂。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可,喘累气促明显减轻,胸闷、头晕、乏力好转,咳嗽咳痰缓解,纳眠可,二便可。查体: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侧肺未闻及明显啰音,双下肢无浮肿。舌暗淡,苔*厚腻,脉沉细。

处理:四诊合参,处方思路不变,考虑患者湿热部分已解,中药在前方基础上减量薏苡仁、茵陈,减量附片、炮姜、人参、山萸肉、五味子以防服药过久后燥化、减量茯苓以防利水伤阴,减量麦冬以防清热滋阴太过,易生大*为酒大*减缓通下泻热之力。

主要方药:

炮附片先煎炮姜人参山萸肉

白术龙骨先煎牡蛎先煎麦冬

五味子茯苓桂枝薏苡仁

炒火麻仁砂仁后下茵陈炒栀子

酒大*

七剂,带药出院

出院后随访患者胸闷及喘累气促改善明显,咳嗽咳痰减轻,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该案例为重度心衰合并大量胸腔积液,在未穿刺放液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胸腔积液吸收,心衰得以控制,中医药起了关键作用。心衰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阳虚乏,运血无力造成的。心气虚乏,心脏舒缩无力,从而不能很好地推动血脉中的血液畅通运行,津液渗出血管之外,成为水肿,或是停留在脉络之内,成为瘀血,日久就会络息成积,瘀血、水肿等病理产物胶结在一起致使心脏功能下降,进一步影响阳气、血液运行,造成心衰的发生。治疗采用益气温阳药为治心强心之本,辅以活血通络、利水消肿药以治标。阳虚水泛是心衰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基础,治疗上应以温阳化水为法,常选用破格救心汤。

破格救心汤全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人参、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等组成。本方源于《伤寒论》四逆汤、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的来复汤,重用附子、山萸肉而成。方中重用附子上补心阳、中温脾阳、下暖肾阳,回阳救逆,不仅通行十二经,且使余药各得其所。如清·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言“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附子起效虽快,却不能持久,于是又用守而不走的干姜维护阳气,干姜虽起效慢但药力持久.与附子相配,相辅相成。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二者相合,以雷霆万钧之势破阴回阳,又持久连续。此外,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不更胜哉……凡人身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故用山茱萸肉收敛元气,固涩滑脱,助附子固守已复之阳,挽五脏之脱失。

该患者入院时使用了含有附子的真武汤,但附子用量较小,病重药轻,故疗效不显,当使用破格救心汤,且附子加量后,结合苓桂术甘汤之利水之功,患者疗效尽显。《素问·至真要大论》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患者心阳得旺,水饮得消故喘累憋闷亦减,通过保守疗法亦能使大量胸腔积液消退殆尽。或有人畏附子之“*”,认为不可多用,然破格救心汤救急救危,大量附子方可破阴散寒,回阳救逆。山萸肉、干姜、炙甘草用量随附子用量而变化,既能帮助附子固脱,亦能健脾厚土且减少附子的*性,经方用药,效专力宏,只要配伍得当,煎煮方法正确,自能确保安全,效如桴鼓。

治疗前后患者舌像变化

治疗前后胸腔积液变化图

治疗前后BNP变化图

治疗前后心脏彩超EF值变化图

医院中医经典科,因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药治疗心衰合并大量胸腔积液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