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宋光远教授团队、超声科何怡华教授团队,成功应用应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应脉医疗)NovoClasp?MCD产品挑战一例二尖瓣复杂病变A1区脱垂累及前交接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的病例。NovoClasp?的专利设计对复杂、严重的二尖瓣反流(MR)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应脉医疗经导管二尖瓣修复产品NovoClasp?在设计时候充分考虑了TEER手术的复杂程度,对各类病人不同的解剖结构、不同的病变区位具有优良的适用性,并在术后恢复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达到术前多种选型,术中精确控制,术后恢复迅速的治疗目标。
本病例患有重度(3+-4级)二尖瓣关闭不全,反流集中于外侧(A1-P1)区(非A2-P2中心区),NovoClasp?在术中以其调整角度广,易于操作的特点,精准定位A1-P1反流中心目标位置,完成夹合。夹合后,超声显示未见残余反流,MR减少至微-少量,后多切面证实夹合组织充分,肺静脉多普勒波形由反向恢复正常。同时NovoClasp?夹子的瓣膜荷载低、夹合强度高且应力分布平均,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夹子脱落及二尖瓣撕裂风险,并帮助患者快速恢复。
患者情况复杂且严重
患者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二尖瓣前叶及前交界区脱垂,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重度,3+~4级,CarpentierII型为主),心脏扩大,心功能III级(NYHA),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高脂血症。外科手术风险评分高,经心脏团队评估,有二尖瓣介入治疗的指征,因此决定该患者择期应用NovoClasp?MCD系统行TEER治疗。二尖瓣置换STS评分:8.67%。
术前术后对比结果良好
本案例患者为外侧(A1-P1)区病变,患有极重度MR,反流束宽8.4mm,反流面积8.66cm2,PISA法定量EROA:0.64cm2,Rvol:93ml,RF:56%,r:11mm。3D-colorMVView显示大量反流起源于1区,经植入NovoClasp?MCD后,3D-Color证实无残余反流。
术前超声
Color-view:大量反流,起源于1区
手术前3D-colorMVView:大量反流起源于1区
术后超声
夹子关闭过程中,Color提示1区反流逐渐减少
经植入NovoClasp?MCD后,3D-Color证实无残余反流
手术心得[1]
术后,宋光远教授团队和何怡华教授团队共同对本次手术的心得进行了总结:
1.术前应细致评估脱垂病变的宽度和长度,选择能够抓捕病变范围的夹子型号和数量,并制定手术策略。
2.患者是外侧(A1-P1)区病变,穿刺点高度4.0-4.5cm,略靠后的位置较为合适,穿刺成功后,可结合3Dzoom确认操作系统3点方向自内交界上方进入左房开始调弯,合适的房间隔穿刺是TEER治疗成功的关键。
3.对MR病变处理的原则是在TrueCommissuralview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首先找到反流量最大,病变最严重的区域进行处理,释放第一个夹子后观察残余MR严重程度,夹子的稳定度,并结合二尖瓣跨瓣压差决定是否需要第二个夹子。
4.夹子送到二尖瓣瓣环以下进行抓捕瓣叶时,应冷静沉着,耐心调整位置,前叶的脱垂部分尽可能多的抓捕,且前后叶都抓捕到足够长度的瓣叶,才能最大程度的有效减少MR,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在处理非A2-P2中心性MR的患者时,我们通常不是选择常规的TrueCommissuralview来指导钳夹过程,而是要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不同的TEE角度:对于外侧(A1-P1)区域的病变,我们需要采用Bi-Commissuralview60°,LVOTview°的大角度充分显示夹子的两个夹臂(arm)指导钳夹;对于内侧(A3-P3)区域的病变,我们需要采用Bi-Commissuralview60°,LVOTview°的小角度进行钳夹;当X-plane双平面显示不清前后瓣叶是否充分落在夹子的两个arm上时,可在Multivue视图下找到最佳角度指导钳夹操作。
医院二尖瓣反流患者招募进行中
专家简介Profile
宋光远
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
主动脉瓣狭窄/返流、二尖瓣狭窄/返流,肺动脉瓣狭窄/返流,以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
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何怡华
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
首都医科医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主任
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中心主任
参考链接
[1]“贞”心一“课”
二尖瓣复杂病变A1区脱垂累及前交界的TEER治疗1例,Clinic门诊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