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钳夹的超适应证使用
TUhjnbcbe - 2021/11/29 9:38:00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钳夹被用来治疗功能性或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FMR或DMR)。现在两种器械系统,MitraClip(AbbottVascular),已经发展到第四代;PASCAL(EdwardsLifesciences),已经得到欧洲CE认证,在美国正进行研究,尚未获批。图1.MitraClip系统。NTR和XTR属于第三代,NTW和XTW属于第四代产品。XT系列比NT做了两方面改进,一是grippers增加长度(9→12mm),二是增加两对钩齿(4→6),从而增加整体瓣叶抓捕面积和手术成功率。图2.PASCAL系统以MitraClip为例,其RCTs中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如下:随着经验的积累、器械更新换代和影像学更精准评估,世界各地术者开始探讨超适应证使用钳夹手术,最新一期的JAmSocEchocardiogr做了很好的文献总结。1.非中心区MR(非A2-P2区MR)A2-P2区是钳夹最理想位置,但是临床上约1/3的患者反流来自其他区域,称非中心区MR。基于这种临床需求,非中心区钳夹也不断有人尝试。一组最新的大规模(例)病例分析显示,8.7%患者钳夹了A1-P1区,10.9%患者干预了A3-P3区。非中心区钳夹的术后效果各家报道不一,有认为劣于A2-P2区,也有研究显示与A2-P2区钳夹相似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有一点肯定的是,非中心区钳夹,甚至是瓣叶联合部,对钳夹手术提出更高要求,包括房间隔穿刺点位置(非常关键)、影像学评估(3D-TEE)、器械选择(瓣叶联合部存在较多腱索,选择更长grippers的XTR/XTW容易缠绕和破坏腱索,但是选择NTR/NTW又可能钳夹后瓣叶不充分,需要权衡两者)。2.MR同时存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文献报道20%-74%的TAVR病人存在中重度以上MR。目前指南没有提到对这种联合瓣膜病变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如果分期手术,哪个先处理?年一个对接受两种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的系统回顾显示,有12%患者接受同期手术,但是所有病人,不管是同期还是分期,都是TAVR在钳夹前进行。考虑到TAVR术后左室可能出现逆重构、左室后负荷减轻,因此TAVR术后MR有可能减轻。因此最近有学者提出一个algorithm:TAVR术后优化药物治疗,甚至PCI和CRT(如果有适应证),重复评估MR程度,再决定是否钳夹。当然,也有某些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主要来自急性严重MR,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处理MR。所以,具体病人具体分析,结合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主要来源、TAVR术后MR恢复的可能性、手术危险程度、术者专业程度、钳夹和TAVR失败的后备方案及患者意愿等,综合考虑。3.BARLOW病(也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严重的黏液变性导致的MR,常累及二尖瓣的多个节段。即使外科修复,由于黏液变性的发展,长期效果也是打折扣。BARLOW病进行钳夹手术需要钳夹足够多的冗长脱垂瓣叶边缘,因此XTW可能是更好的器械选择。4.外科修复术后MR复发文献报道,DMR行外科修复后,10年出现中重度以上MR的风险10%-35%,再次开胸手术风险增加或者存在禁忌症,因此经导管干预是这类病人很有吸引力的选择。已有几个病例系列显示缘-对缘钳夹是这类病人一个可行方法。但是有三方面的技术难点:首先,外科修复的时候有可能切除部分瓣叶,钳夹需要至少6mm的自身瓣叶,如果确实不足,有人提出一边钳夹瓣叶,另一边钳夹二尖瓣环本身;瓣环成形术经常选择downsized的环,因此二尖瓣面积可能偏小,基础状态下跨二尖瓣阶差偏高,钳夹后可能进一步增加跨瓣压,使手术不得不停止;人工瓣环影响彩超检查。当然,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也是一个选择,但是经验不足。5.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钳夹二尖瓣,能缓解SAM,从而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因此成为该病非常有意思的治疗方法。年在JACC上首次报道5例患者的钳夹效果,术后MR程度、LA压力和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随访15个月,虽然有3例患者重新出现流出道压力阶差,但所有5例患者报道症状明显缓解。6.急性MR伴或不伴心源性休克SHOCK注册研究亚组分析显示,AMI后出现重度MR,50%患者因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手术高危被拒绝手术,即使手术,术后效果也不佳。最新有几个中心的经验提示,经导管钳夹可能成为这类外科高危/禁忌病人的“挽救性治疗”,使后续的外科手术成为可能。在一个12例病人系列中,所有病人术后都能达到中度以下MR。另一个19例的病例系列,所有患者存在严重MR和心源性休克,需要正性肌力药物和MCS,接受钳夹手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89.7%患者术后MR在中度以下,82.6%患者能生存出院,术后6个月的存活率达到75.6%。7.DMR伴宽连枷空隙连枷瓣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也预示不良预后,因此需要相对积极干预。EVERESTII研究排除了连枷节段>15mm或连枷空隙≥10mm,但是通过周密的方案设计、精确影像学指导、因地制宜选择器械,是可以成功钳夹。总结:超适应证使用并非错误。毕竟,临床是一定走在指南和RCT前面,只有不断尝试、拓展、创新、比较,才能总结、优化经导管钳夹手术在MR病人的经验和价值,使更多病人从这个创伤更小的术式中获益。参考文献:FlintN,PriceMJ,LittleSH,etal.StateoftheArt:TranscatheterEdge-to-EdgeRepairforComplexMitralRegurgitation.JAmSocEchocardiogr.;34(1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钳夹的超适应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