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31日,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心血管外科杨剑教授团队采用极简式TAVR手术策略,应用国产球扩瓣Prizvalve?瓣膜系统,成功开展了一例新技术应用植入。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为一位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外科生物瓣衰败患者顺利实施了吻合口瘘封堵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这是国产球扩瓣Prizvalve?瓣膜系统自临床植入30余例以来,首次采用极简式策略进行的TAVR手术。
患者情况
患者65岁男性,于5年前因主动脉夹层(DeBakeyΙ型)行Bentall+主动脉弓置换+术中支架植入术,近2月起出现心悸、气短,胸腔积液。
入院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主动脉瓣生物瓣衰败,最大跨瓣压差62mmHg,伴中度关闭不全,主动脉根部靠近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有6mm分流口,可见大量分流至右心房。
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术后吻合口瘘,外科生物瓣衰败,双侧胸腔积液,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影像分析
考虑到患者疾病复杂,术前医院杨剑教授团队为该患者进行了超声、CTA及3D打印影像等多模态影像学分析,精准评估了吻合口瘘的形态、大小、位置及毗邻关系,针对生物瓣衰败,于体外采用23mm规格Prizvalve?瓣膜进行手术预演。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主动脉瓣生物瓣衰败,最大跨瓣压差62mmHg
CTA精准测量生物瓣瓣环直径及毗邻关系
全身CTA显示生物瓣、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支架及腹主动脉钙化影像
三维建模清楚显示瘘口的大小、位置和毗邻关系
3D打印清楚显示复杂主动脉根部的毗邻关系,并提前进行体外手术演练
手术过程
手术在复合导管室内进行,患者完全局麻且无镇静,术前不导尿,左肘正中静脉留置PICC导管,右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电极(bpm起搏测试患者耐受程度),右股动脉作为主入路(动脉超声引导穿刺,2把ProGlide预埋),左股动脉穿刺作为辅入路。
先行吻合口瘘封堵术,应用右冠状动脉导管,操纵导丝自主动脉根部跨过吻合口瘘进入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圈套器自股静脉入路抓捕导丝,建立轨道,5F长输送鞘沿轨道通路跨过吻合口瘘至升主动脉,选择6mmADOII封堵器,推送封堵器进行封堵,确定最佳封堵位置,牵拉封堵器推送钢缆确定封堵稳固,再次造影确认封堵效果良好,释放封堵器,完成吻合口瘘封堵。接下来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操纵导丝跨瓣建立通路,推送瓣膜通过主动脉弓,由于患者主动脉弓部既往有术中支架,预判瓣膜过程会有困难,应用Prizvalve?瓣膜输送系统的调弯功能,轻松通过主动脉弓并跨过外科生物瓣,送入23mm规格Prizvalve?瓣膜,位置微调,确定最佳释放位置,快速起搏下,充盈球囊释放瓣膜,回撤输送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耐受度好,造影及透视显示瓣膜及封堵器位置良好,入路血管造影显示无异常后结束手术。术后患者快速恢复,复查各项指标良好,于术后3天出院。
术前造影显示“吻合口瘘”
手术过程1(吻合口瘘封堵术)
导丝跨过吻合口瘘
圈套器抓捕导丝,建立轨道
封堵器输送鞘跨过吻合口瘘
推送封堵器进行封堵
造影辅助,确定最佳封堵位置
牵拉封堵器推送钢缆确定封堵稳固
再次造影确认封堵效果良好
释放封堵器,完成吻合口瘘封堵
手术过程2(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
导丝跨瓣建立轨道
推送瓣膜通过主动脉弓
推送瓣膜跨过外科生物瓣
位置微调,确定最佳释放位置
快速起搏下,充盈球囊释放瓣膜
回撤输送器,造影显示瓣膜位置良好
入路血管造影显示无异常
透视下,瓣膜及封堵器位置良好(箭头所示为封堵器)
术后评价
杨剑教授术后表示:
“球扩瓣不同于国产已经商业化应用的自膨瓣,得益于它的设计特点和属性,能够让术者实现瓣膜的精准定位和精准释放,并且整个手术过程用时很短,为开展极简式TAVR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同时,大血管手术后出现的吻合口瘘,再次外科手术处理非常棘手,随着技术的进步,可采用类似瓣周漏封堵的技术进行吻合口瘘的封堵,通过术前超声、CTA及3D打印影像等多模态影像学分析,不仅可以协助诊断,而且可以在体外进行手术演练,缩短放射线照射和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说明通过适应证筛选,器械的改良以及介入技术的优化,对于复杂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外科生物瓣衰败患者,可以通过极简的方式完成手术,极大程度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伴随着TAVR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球囊扩张式瓣膜具有独特优势,尤其适合极简方式植入,可以结合其他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为复杂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提供有效支撑”。
专家简介
杨剑
医院
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协会专家会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EurHeartJ、BMJ等杂志特邀审稿人,《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临床专长于复杂结构性心脏病的微创及介入治疗。主要科研方向为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新技术以及心肌细胞损伤修复、重构和再生的临床转化研究。在微创心血管器械研发、临床转化及以3D打印为主的多模态影像学评估方面有一定建树。先后在EurHeartJ、JACC等期刊以第一主编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被引用余次,主编专著5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奖励。
延伸阅读
穿房入室,再换“心门”——医院杨剑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国内首例经皮房间隔途径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
驾轻就熟,稳健精准!医院杨剑教授团队再次成功完成股静脉-房间隔途径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一例!
锐意进取,精准再现:医院杨剑教授团队成功应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完成2例高难度瓣中瓣置换手术医院首次完成单日3例国产球扩瓣新技术应用植入
·END·
本文内容为“严道医声”发布
转载发布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严道医声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