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
(一)结构异常性心脏病
1.先天性心脏病(35%-50%,最多)
(1)左向右分流型
①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
②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
③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
(2)右向左分流型
①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
②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menger’ssyndrome)
(3)无分流型
①肺动脉口狭窄
②主动脉缩窄
③Marfan综合征
2.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
(1)二尖瓣狭窄
(2)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主动脉瓣狭窄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心肌病
(二)功能异常性心脏病
1.快速型心律失常
2.缓慢型心律失常
(三)妊娠期特有的心脏病
1.妊娠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周围小动脉阻力增加→左心衰→全心衰
2.围生期心肌病(PPCM):指既往无心脏疾病史,妊娠最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和附壁血栓形成。
02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
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后3日内是全身血液循环变化最大、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一)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的影响
1.妊娠期
(1)血容量、心排出量:妊娠32-34周时达高峰,增加30%-45%。
(2)心率:妊娠晚期增加10bpm
(3)心脏向上、向左移位
2.分娩期(最重)
(1)第一产程: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增加→右心房压力升高
(2)第二产程:宫缩加强,产妇屏气用力,肺循环压力升高
(3)第三产程:胎儿及胎盘娩出→腹压骤降→大量血液流向内脏→回心血量减少→→→胎盘循环停止→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3.产褥期
(1)子宫缩复
(2)组织间潴留的液体开始回到体循环
(二)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1.流产、早产、死胎、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2.药物*性作用:华法林、地高辛
3.遗传因素: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
03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前评估
(一)心脏代偿功能分级:一无二轻三明显,四级不动也困难
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无症状)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休息时无不适,或既往有心力衰竭的病史
Ⅳ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二)早期心衰的诊断
1.轻微活动即可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2.休息时HR次/分,R20次/分
3.夜间因胸闷而坐起呼吸
4.肺底部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04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1.病史
2.症状
3.体征
4.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X-ray、ECG、UCG
注:有意义的诊断依据
05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并发症
1.心力衰竭
2.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高压危象
3.恶性心律失常
4.感染性心内膜炎
5.缺氧和发绀
6.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06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
(一)孕前
1.可以妊娠:心脏病变较轻,心功能Ⅰ~Ⅱ级,既往无心力衰竭史,亦无其他并发症者
2.不适宜妊娠:心脏病变较重,心功能Ⅲ~Ⅳ级,既往有心力衰竭史或其他并发症者
具体包括: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中重度肺动脉高压、Marfan综合征(>4cm)、二尖瓣面积<2cm^2、主动脉瓣面积<1.5cm^2、中重度左室流出道狭窄(≥30mmHg)、LVEF<40%、严重心律失常、风湿热活动期、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35岁病程较长者。
不适宜妊娠者一旦受孕,应于妊娠12周前终止妊娠。
(二)妊娠期
1.定期产前检查(注意早期心力衰竭的征象):妊娠20周前(每2周1次)、妊娠20-32周、妊娠32周后(每周1次)
2.心力衰竭的预防
(1)保证充分休息
(2)控制体重及饮食
(3)治疗各种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感染、贫血、心律失常、高血压
3.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未孕者基本相同
(三)分娩期
1.分娩方式的选择
(1)阴道分娩: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
(2)剖宫产:心功能Ⅲ~Ⅳ级、产科指征
注意: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可适当放宽剖宫产的指征
2.分娩期处理
(1)镇静镇痛
(2)预防感染
(3)缩短第二产程
(4)腹部放置沙袋,以防腹压骤降而诱发心力衰竭
(5)防止产后出血(禁用麦角新碱,以防静脉压增高)
(6)控制输液速度
(四)产褥期
1.预防感染至产后1周
2.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不宜哺乳
3.不宜妊娠者产后1周绝育(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行输卵管结扎术)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