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期间,胡盛寿院士率领的中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潘湘斌教授团队借助雅培全球领先的经导管二尖瓣夹及可操控导引导管MitraClip,在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1例高龄器质性二尖瓣返流(DMR)患者修复手术,术后无明显反流,并和线上嘉宾一起讨论和总结了手术方案决策和术中操作技巧。这是全超声引导下MitraClip手术在国内的首次公开直播。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为86岁男性,有心功能不全病史数年,近年来反复因心衰急性加重入院,多次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效果不佳。
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重度二尖瓣反流(MR≥4+),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脱垂区域为P2瓣叶(图1)。
图1三维超声显示脱垂位置为二尖瓣P2,合并重度反流
手术策略讨论术前,中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多学科团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反复研究,综合考虑患者高龄,心衰病程较长,一般情况较差,确定患者不适合进行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决定选择微创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
手术过程手术团队使用MitraClip独特的三层双调弯导管,经股静脉穿刺,在经食道超声引导下经卵圆窝上方完成房间隔穿刺,超声下测量穿刺点与二尖瓣开口距离超过4cm,以确保二尖瓣夹能够顺利到位(图2)。
图2经食管超声反复确定穿刺位点
将导管送入左心房,到达二尖瓣P2段目标位置。随后,在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图3),术者利用一个MitraClip二尖瓣夹,准确捕获并夹合二尖瓣瓣叶,完成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图3超声指导下确定弹道及夹闭位置
二尖瓣夹释放后,超声显示反流几近消失,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操作耗时约60min(图4)。
图4术后超声显示返流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平稳
总结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讨论环节,潘湘斌教授和线上专家做了如下总结:
1、该患者高龄,瓣膜病变严重,心功能较差,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经导管二尖瓣反流修复手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创伤。
2、本次手术采用完全经食道超声引导,对于穿刺位点的选择、穿刺点到二尖瓣的距离、弹道调整以及夹闭位置都能有直观的辅助作用,还能避免传统X线辅助的辐射。
3、房间隔穿刺位点的选择对于二尖瓣夹的输送和到位非常重要,建议穿刺点和二尖瓣环的距离不少于4cm。
二尖瓣关闭不全(MR)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是外科瓣膜修复或者置换。许多患者由于年龄大、合并症多,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没有得到治疗。近年来,以MitraClip为代表的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二尖瓣夹合术)成为主要替代方法。此次手术的圆满完成也标志着国内经导管介入治疗二尖瓣返流即将迈入全新微创时代。
延伸阅读
首届卵圆孔未闭规范化诊疗培训研讨会PFO学院第一届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第三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丨介入二尖瓣新技术论坛精彩撷萃: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第三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暨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首次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众智同行启新程,聚势凝心谱新篇
直播预告|4.16-17第三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邀您线上相约!
来,告诉你点“第三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的事儿
扫码观看直播
·END·
本文内容为“严道医声”发布
转载发布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第三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直播页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