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接触的保险销售人员中有一批非常热爱学习核保理赔的朋友,因为学习我们相识。核保理赔通常会涉及医学,他们没有一点儿医学基础,却每天坚持学习医学知识,我非常的敬佩他们。叶老师虽然是学医出身,但深受医学枯燥和知识庞杂的痛苦,最终改行了。
俗话说“懂得多了反而不快乐”。这些朋友了解的医学知识多了,在协助客户做投保健康告知时就容易想得多。
比如,昨天有位朋友客户体检B超描述为“双侧乳腺符合BI-RADS1级改变”,1级也算是正常乳腺了,还要告知乳腺增生吗?这是B超报告截图:
BI-RADS(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是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被广泛应用在乳腺超声、X线钼靶等检查中,是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的一种评估分类法。医院在乳腺超声诊断中采用BI-RADS进行评价分级。
BI-RADS将评价结果分为0-6级。
0级:评价不完全。需要召回病人,补充其他相关影像检查,或需要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来进一步评估。
1级: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亦即正常乳腺。
2级:良性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定期复查即可。
3级:可能是良性病变,建议短期(一年以内,一般建议3~6个月)随访。3级病变的恶性率一般2%。
4级:可疑恶性病变,恶性率2%-95%。
4A级:3-8%的恶性可能,在取得良性的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后需随访6个月。
4B级:中等拟似恶性病变,9-49%恶性可能。
4C级:50-94%恶性可能,尚不代表5级的典型恶性特征。
5级:高度可能恶性,几乎可以肯定。恶性可能性大于95%。
6级:已经过活检证实为恶性。
这位客户BI-RADS为1级,属于正常乳腺。因为图片不太清楚,我又看了两遍,没看到报乳腺增生呀?往上看超声所见“乳腺组织稍增厚,排列紊乱……”
说实话,我看B超主要看结果。哎!咱们这位小伙伴太认真了,我猜想她一定是去查了一些医学资料,然后比照B超描述后得出乳腺增生的结论。
还有一次,一位销售人员问:三尖瓣二尖瓣反流好像是跟心脏瓣膜有关吧?虽然这个客户的异常情况(三尖瓣二尖瓣反流)已经不在问询的时间范围内了,但是心脏瓣膜疾病在问询中,我是不是也要告知呀?
这真是多学多思的烦恼呀!有这样问题的伙伴都是认真负责的伙伴,学习医学知识,查找医学资料,思考客户体况,本意是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给客户造成投保风险,初衷值得点赞,可这是不是自寻烦恼呢?
咱们国家的保险法规定,投保时投保人需要如实告知,同时也确定了“有限告知”的原则。所以,客户告知的首要原则是“有问有答”、“不问不答”。
如上面第二例子中,客户二三尖瓣反流是两年前的检查异常,如果健康问询是“一年内有无检查结果异常”,自然就不在问询范围内了,面对这个问询客户无需告知二三尖瓣反流的检查情况。
其次,客户告知的范围限于客户“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况。这里的“知道”及“应当知道”是以平常普通人在通常环境下的认知为判断标准的。
比如,客户体检报告上写明B超结果有甲状腺结节,这属于客户应当知道的,如果问到就需要告知。
再如第一个案例中,客户体检B超结果写的很清楚了,按照该B超结果做健康告知即可。有朋友跳出来讲,超声所见“乳腺组织稍增厚,排列紊乱……”,这难道不是异常吗?检查结果是否属于异常,应该由医生来判断,所谓“术业有专攻”,医生的职责就是检查、诊断和治疗。如果医生认为是异常就会下相应的诊断结论,既然B超结果中没有报告乳腺增生,那作为普通人的客户又如何能知道自己有乳腺增生呢。
第二个案例也是这样的,三尖瓣二尖瓣反流是一种症状,引发这种症状的解剖学原因是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可能是先天性的心脏瓣膜缺陷,可能是心肌炎,可能是高血压所致心脏病,还有可能是年老退行性病变所致。客户到底是什么问题,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如果没有医生诊断,作为普通人的客户或销售人员咱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按照异常检查来告知就可以了。因为客户检查的时间不在异常检查问询时间内,所以这个情况可以不告知了。
学习医学有助于协助客户办理投保理赔,但别忘记我们不是医生,所以诊断还是让医生来吧,我们则按照医生给的结果来告知。
最后,对于投保告知,给销售伙伴们提点建议。建议多听客户讲述,询问客户的病史并记录,如果怕客户告知不全面,可以拿出客户的病历和检查报告,按照投保健康问询事项,逐项与客户确认。如果就某个问题与客户发生分歧,可以和客户商量,毕竟客户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就诊检查情况最了解。对于某个事项是否需要告知存在疑问时,可以想想告知的基本原则:告知的范围以问询为限,告知的内容是客户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况。
许多朋友经常迷惑于告知问题,究根结底还是不了解告知的基本原则,或者虽然知道但不自信,或者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希望继续学习核保理赔,增强信心,提高实操能力的朋友,建议来参加人身保险核保理赔高级研修班!
长
按
关
注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