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是要先看整体的脸的气色,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察言观色”。望诊有两个原则,第一原则就是先整体观察这个脸上的颜色,红色就主心病、青色主肝病、*色主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肾病。古人说,青黑多痛、*赤多热、白多寒。这个脸上的颜色是这个五色的话,就容易有这样的一些病。
红色主心病。《内经》上面说,“赤色出于颧,大如母指,病虽小愈,必猝死。”就是如果这个颧骨,突然之间显现一个红色,而且很娇艳的红色,有些人说,你身体变得这么好,其实不是。应该说是,突然之间变得这样的话,就恐怕有严重的病。
比如说,两个颧骨潮红,就一般会多见于肺炎,很多的肺结核的患者会两颊潮红。如果过于红,那这个病情往往就迁延难愈,可能短时间减轻了,但是最终就会死于肺结核空洞,大血管破裂出血,所以突然变得很红,这个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脸色很晦暗,但是两颧骨是暗红色,口唇是紫绀色,这种是称为“二尖瓣面容”,往往就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且关闭不全的病人。
另外像高原病、像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潜水病,这些病人也是两颧骨暗红,甚至于紫红。这个是由于长期在那个缺氧的环境里面,所以长期慢性缺氧引起的血液之中的红血细胞异常,异常增多以后,有时候可以达到正常值的一到两倍,就称之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样导致的颧骨是红色。当然其实我们去看那种西北高原那些人,他这个脸色,这个颧骨这个地方是像那个红苹果一样,有一种红色,因为他长期在那种环境,日照也比较强烈。
----节选自大愿法师《药师法门身心共治法》
往期文章推荐生死是没有办法重复的考试
建立这样的生命观和宇宙观你能见的真的是你这个肉眼吗?在学佛的道路上怎样才能不迷失方向知修不知断,知求不知舍,虽修而少成《大乘经庄严论》是一切大乘经典的庄严
释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