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脏破裂
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3、出血性并发症心梗后需要大量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甚至使用抗凝药物有关,临床中最常见的有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脑出血等等。而致死性的出血多为大量出血或者非常重要的脏器出血,如脑出血。
4、附壁血栓形成
多见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血栓可发生机化,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5、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也可在发病1~2周内发生,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多可恢复,少数需永久起搏器治疗。
6、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于发病数天后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力衰竭主要与大量心肌坏死、心室重构和心脏扩大有关,也可继发于心律失常或机械并发症。心肌缺血坏死面积是决定心功能状态的重要因素,梗死面积占左心室的20%时即可引起心力衰竭,梗死面积超过40%则将导致心源性休克。STEMI急性期的心力衰竭往往预示近期及远期预后不良。
7、合并感染感染亦是心梗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机制多同感染后免疫力低下从而诱发加重某脏器感染所致,常见的多为肺部感染。同时也可能是由于心梗后泵功能衰竭导致脏器淤血水肿,从而容易合并感染有关。心衰合并感染,患者死亡风险就会进一步加大。
8、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或数月内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生,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敏反应。
内容来源:医学之声
感谢分享!
您想与全国心血管医生讨论、交流专业学术、医*医改和医学人文等问题吗?
平台合作:
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