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命名与时空场
大家听了两节课程,每个药的名字是这样起的,每个药名在《神农本草经》时代之前就存在了,不是神农随随便便就写了个名字。为什么这个草命名为菖蒲呢?根据草的形状,生长特性,它的功效特征,它的意喻特征,它的来源,它的生命力甚至各种问题。要想学会《神农本草经》,就要学会中国的古代文字。菖蒲一个是甲骨文字中的菖蒲,一个是篆书中的菖蒲,非常形象,就象菖蒲站在石头上一样。今天我们中国的文字来理解菖蒲的意思就是一头头发。只有具有这样特征才佩得上菖蒲,别的东西不叫菖蒲。具体情况我们要明白,包括上期讲的丹参是红色的,白蒿是白,蒿是草长的很高,一般的草长的低矮,而蒿相对来讲长的比较高,丹参红色,有补养的性质。菖蒲这个字“艹”头,“昌”字是两个太阳,上面是日,下面是曰,其实是个象形字,上面是太阳,下面曰字象块大石板,大石板上面有草,石板上面还有水,石板还流水,上面还有太阳,太阳上面还有草,欣欣向荣的样子。大家可以想象,这样就是菖蒲。有人说菖蒲长在阴寒的地方,不错,但是我们观察到菖蒲在太阳下,长在石头上长势很好,分产地不同,师父认为菖蒲分两种,一种阴菖蒲,一种阳菖蒲。比如说*山的菖蒲在太阳下暴晒,就在石板上躺着,蒿山的菖蒲在茂密树林里,整个一条山沟,没有太阳,全部长在石板上,长得非常的紧密。这石板是干净的石板,而不是泥土的石板。包括*山的大黑石上长满了菖蒲,衡山的大青岩和白沙岩上长满了菖蒲。这是师父见过的菖蒲,罗浮山的菖蒲大部分是半阴半阳的地方,也许是南方的天气比较炎热,长在半阴半阳的地方,过阳容易缺水晒死,过阴,长在比较阴湿的地方,可能生长的不一样。师父见到罗浮山的菖蒲大部分是在半阴半阳花荫之下,它和其它的地方还是有区别。这个“菖”字,我们从字面上看,首先是想到在花荫之下,比较强大的样子。“蒲”,大家听说过“蒲团”没有,就是一团,平铺着象蒲团一样,只要你见过石菖蒲你就明白了,菖蒲长在大石岩上面的时候,丛生的,一丛一个根,不是直着长,慢慢的斜着跟着石头走向,一个一个,象大蒲团一样在石头上长着。如果石头比较大又平的话,完全可以坐在石头上面打个坐,比较殊胜。我们把一丛一丛的石菖蒲长在水上,把它比喻象蒲团,用草编的,象个坐垫。就是说能长在石头上面,有流水的地方,欣欣向荣,象蒲团一样的草,这种草就有这样的特征,所以起名叫菖蒲。菖蒲两个字比较象形表述了菖蒲的形色,化和了生长的地方,同时也知道了是水生的植物,并且知道菖蒲比较向阳,另外也是丛生的,只长在石头上,不长在泥土里面,这样才叫菖蒲。长在泥巴里的叫泥菖蒲,“有菖蒲从石下跌落于泥土中生长,壮如粗的象个大宝剑一样,此为泥菖蒲,不堪用也,只敢去跳蚤蚊蝇”。有段时间,师父在使用石菖蒲的时候,错把粗的泥菖蒲当成石菖蒲,结果病人恶心呕吐,上吐下泻,吓呆了,后来自己熬来试试,结果刚喝完,哇的吐出来,简直象刮肚子的水一样。又拿了石菖蒲熬来喝,清香。泥菖蒲说白了象泡在尿里面的感觉,又臊又臭,闻着很香,其实气味难闻,到胃里面特别不舒服。本草的名字就是形,它的形色就在名字上。菖是草字的东西,大部分带“艹”字头与日有关,向阳的植物一般都绿油油的,菖蒲在石板上绿油油的,周围的草发*,唯独菖蒲在石板上绿油油的,不怕大水冲走,不怕很大的水,全身发绿,尤其在太阳光照射下,你坐在旁边,闻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潺潺的流水声,非常的惬意。如果坐在菖蒲上打个坐,无比殊胜。菖蒲形色
①是向阳的草②长的旺盛③长在石头上,要有水,要流水,如果没有水会死掉的,没死的之前,菖蒲的根粘在石头上,拔都拔不掉,宁肯让你断了,也拔不掉。要是菖蒲死的时候,好像是神与形分离了,石头是石头,根是根,而且分离得干干净净。想一想,一根草与石头合二为一,相依为命,是石草合一之境也。④呈蒲团状,团丛状。只要符合这几个特征,菖蒲向阳,许多草都向阳,不好辩证;也有许多草长的茂盛,但在石头上长草没几种,并且还有流水,在根前流过,又不怕被水冲走。菖蒲最重要的辨证是在石上流水的地方长有这种草;团丛,长成团状,也有许多植物长成一团一团,不过象团状的植物比较少见。这样构成菖蒲的生长形色环境特征。菖蒲的形色对人体效果:首先向阳的草,不是向阴,这种一般不会太寒,有温性,温可以袪寒湿。长的旺盛说明生命力很旺,可以袪寒湿之气。在石上流水,说明这草经常被水泡着,泡着还长这么好,说明它的祛湿力很强。长在石头上,还不会被水冲走,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大,不怕寒湿之邪,石头缝都能钻进去,石头不是经常流水,有时水多有时水少,根系比较发达,吸取石头上的营养,吸取石头上的营养很艰难,说明它的根有特殊的作用,渗透作用很强。石头上尽管有些小缝隙,它都能进去,要不然它的表面怎么进去?只要挖过石菖蒲就会明白,菖蒲的须根沿着那石头的表面生长,只要石头有个小缝隙,哪怕象针的小孔,它都会无孔不入扎进去。象人体的的各种孔窍。大孔也入,小孔也入,小的汗毛孔也入,可以说从石头缝隙中无处不入。下面讲的团丛,团丛就是成团成团的生长,因为长的一根主根然后边上再生长,象团一样,一根主根然后边上许多须根,这种团丛象人体的经络脉道。所以石菖蒲在水里面生长石头上无孔不入,无窍不进,同时观察到石菖蒲的走向,石菖蒲又在石头各个纹理中,走向石头的各个石脉。另外这个走向是按水的方向,非常聪明,水如果走向这一面,石菖蒲绝对不长那一面,需要改道的时候是根据水的力量发生变化。原来是直的,现在往里面歪,所以石菖蒲就成团。石菖蒲的根茎形状根据水流的方向,象人体的经络脉道一样,细小的小须根象我们的细络,毛络,微络,所以通经活络的效果很强大。经络脉道大可走脉道,水顺流而下,是道,再大就是主干道,是筋。再走是小区域,是须。所以打开石菖蒲可以看一看,象是经络脉道。从石菖蒲的形色和时空场中,大致知道石菖蒲的特征。一是向阳物,偏热,偏温的特性,去寒湿之物;长在石板上无孔不入,无窍不进,可以通窍,可以通人体所有的窍;根茎形状成团丛状,可以走人体的经络,运行的各种通道;菖蒲的“菖”字带有日字旁,在寒热温凉中偏热,或偏温。我们先不考古这些字,看到这些字要明白这些东西。现在许多人说,中药记不住功效,你死记了没有,你没有死记,也没有活学,也没有活用,你就说记不住。如果一看到菖蒲,假使你记不住,可以想一下,自己是中国人,菖蒲欣欣向荣的现象,又向阳长在水上,不怕水,肯定有温的效果,可以去寒湿,根那么结实,肯定能通经活络,其中包括经脉运行也可以,我们的煞脉运行也行,利水效果也有可能,另外菖蒲长在石头缝里,怎么拔都拔不掉,怎么长进缝里的?肯定有无孔不入,无窍不进,肯定通人体的窍。这样一想就弄明白了。这是形色,下面的就要靠经验了。人家已经尝过。下面讲一个小典故:为什么叫菖蒲?当年神农有个赭鞭,这个赭鞭一定记忆了植物独特的气味,或者基因,或者分子,拿着鞭子啪啪的把植物打碎,打碎之后,植物里的汁液被赭鞭完全吸收了,显示出它是石菖蒲,类似一个先进的,红外线的采集工具,可能不是现在科技制造出来的,它是一种特殊装器。后来人取名叫菖蒲。这么有文化的名字,不是哪个老百姓造得出的,见过许多山里的人,看到山里的药不知叫啥的时候,就会随便取个名词,如经常在牛粪堆里发现牛蒡根,它不叫牛蒡,取个名字太不科学了,叫牛屎草。因为他们发现牛屎旁边都长了一种草,后来有人觉得牛屎草太恶心了,取名牛遗,就是牛的大粪忘了干了,叫牛遗,不知道啥意思,后面有个医学家,取了个名字叫牛蒡,就是牛的旁边长了根草,所以叫牛蒡草。你说这草象牛吗?其实与牛毫无关系,就是古时候的人发现牛吃过草的地方长的这东西。意思是牛吃过这草的叶子可以当菜吃,牛吃了它的果实消化以后正好大便,然后种子发芽了,他们认为牛屎变的东西,有的地方叫牛屎草。举个例子是这么个意思,以后讲牛蒡就会明白。菖蒲也是这样的性味
菖蒲也象似许多种草,但不是水上的那一种草。打开石菖蒲尝一尝,它的气味是很浓的,没有打开的时候,闻着是淡淡的清香,打开之后是一种特有的香味,这香味是清香味。但是放入口中去尝的时候,这香味有点辣,但不是很辣。所以我们对《神农本草经》要这样去理解,讲的气味中包含两个性质,一种确实是辣的味道,有刺激性的味道,第二种是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所以古代的辛味有三种特征。这个味是清香味,但是放到嘴里尝的时候这香味带有辣,但不是很辣,所以认为《神农本草经》讲的性味要这样理解,古代讲的性味中,包含性质,一种确实辣的味道,二种是有刺激性的味道,另一种是具有特殊的香气。所以古代的辛味具有三种特征。强调一下。药证解坚持听就听明白了。古代的辛是一种特殊的香气,二是刺激性的,说不清的问题,三种是辣味,是我们本质的辣味,辛辣味,第二个有刺激性的感觉,第三个香味,甭管什么香,浑浊香,臭香,特殊的气味,这种香是特殊的气味,都成为辛。所以我们不要拿辛就是辣的感觉,这是《神农本草经》要注意的问题。这是师父突发想到了这个问题,补充一下,以后要把它加上去。这里的辛刚才讲了它的特性,中医讲辛的三个特征,这里讲菖蒲香味很浓,其实菖蒲并不很辣,重点是辛香味,这里香味非常具有浓郁的香味,刺激舌的感觉,重点是香味。以前讲过五性十味,香有两个特征,可以化浊,臭的东西放点香味马上就不臭了,浑浊之气就消失了。另一个香可化湿。化湿体现在,体内有湿气,凡是有湿的东西,只要香一抹。例如身上许多汗腻,用香菖蒲洗下澡,身上香喷喷的,号称洗香香。许多人泡浴中,洗方中,都放入这东西,但是用泥菖蒲洗完后泥香,石菖蒲洗完后是清香,洗完之后蚊虫不咬,蚂蚁不蛟。有的人被蚊虫咬,你那是用花露水,你用石菖蒲洗洗,头发,身上一股清香味。另外香味可以促进人的食欲,增加促欲,这种香还可以增色欲,就是你看到,闻到一个东西,好闻的时候,心旷神怡,闻到一些好东西的时候,自然会想吃一些东西,这香味可以促进你的食欲和色欲,这种色欲是指喜欢看美好的东西。增加促欲就是想吃饭。淡淡的清香味,吃个肉,喝个小酒,喝个茶心旷神怡,满眼世界都是美好的。假如在浑浊的地方,最好的茶,一股股恶心的气味扑过来,肯定觉得不好吃,不好喝。凡是香的是辛的一种表现,所以凡是香的可以发散。中医讲发散,辛,香可以祛风。从香味来看,可以袪风,可以袪风中的湿,浊,袪风湿浊,所以性味中可以袪风湿浊这样去分析。
性味:性味是温的,温是不热,也不是性平,石菖蒲偏重于温,可以袪寒,温还可以温阳,温通,温润,温化。这里的温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温。石菖蒲性温,它是有辛香之味的东西,才具有温润,温通,包括我们再讲药证解的时候,有辛温的东西,同样具备温通,温化的作用。辛温也叫辛香味,菖蒲的香味是比较浓列的,要明白《神农本草经》讲的辛本意是什么。《神农本草经》开篇就讲过,四气五味的气是五种味道,其中五种味道有化和的味道,五五二十五种味道完全可以化和出来。一个温阳,可以说明我们体内的阳气可以温一温,温通是我们的经络可以温通,还可以袪风寒湿痹,温润就可以是润润的,暖洋洋的效果,温化是可以轻轻地化掉,不受寒。
①主风寒湿痹
刚才讲了它的形色和特性,现在讲功效,通过形色和性味来分析。主风因为辛温可散风寒湿,因其根形似经络脉道而通经活络,所以还能袪风寒湿痹,甭讲其它的东西。风寒湿这三种最容易结为一体的,菖蒲大部分长在南方,北方不怎么长。南方最易风寒湿。另外发现还有一个特征,水质,如果菖蒲生长的环境水质干净的话,石菖蒲长的很好;如果水质原来很干净,现在很脏,石菖蒲长的不好;如果脏的水流过菖蒲,水就会变得很清澈,菖蒲的净化能力很强。师父认为菖蒲的净化能力主要是化湿和化浊方面。②咳逆上气
咳是咳嗽,有的人老是咳嗽上气,气老是在上面。菖蒲长的有个特性,水从菖蒲上面过,它长的方向永远对着水的方向,它能把水的力量自然分解了。上气指人的气老是往上,它需要把它降下去,水老是从菖蒲上面走,导致它的根须往一个方向长,久而久之它就有一个特性:顺气。咳逆上气重点利用菖蒲的这种生长特性,把咳嗽的痰,气散发散发,师父认为重点是菖蒲的顺降作用。因为菖蒲顺水而降,顺气而分。菖蒲长在水上分流,只要菖蒲长在那石头,水自然就下去了,咳嗽上气,咳嗽气往上走,菖蒲可以把这气分流而降,实际上咳逆上气是症状,菖蒲具有这种降,止咳嗽的作用。菖蒲止咳嗽是宣发肺气的功能。菖蒲止咳逆上气实际上是顺水而降,顺气而分。所以在止咳的药方中加菖蒲,跟止咳嗽的药性质是一样的。③开心孔:
人的心脏有五窍,窍就是洞,其实左心室和它的动脉瓣,主动脉,左心室,右心室。心孔就是心脏里面有五个孔。开心孔就是促进心脏的这几个孔,如果瘀堵的话能打开,想想本草能达到开心孔的地步,到书上翻翻没有几个,菖蒲就是一个。开心孔就是把心脏的内窍全打开,它是开而不是通,比如二尖瓣是关闭不全,动脉关闭不全,包括本身内在心脏冠状动脉实际上是窍关闭了,关闭不全或者关闭不开。或动脉空间不足,关闭不利。为什么我们会心闷,心跳,都是心孔不开,所以一定要开窍。开心孔就是开心脏的内窍,菖蒲对心脏病比较好,尤其是那些粥状动脉硬化效果比较好,因为它开心孔。也有人说开心窍,开窍了,脑子开窍了。脑子开窍了就明,心不开窍,心门把神,把神明藏在里面出不来,这种人成天没事找事情,闷闷不乐,抑郁,心打不开的人往往是心门关闭,现在说的精神抑郁。有的人说精神抑郁从肝治郁,其实从心治郁。我们说心藏神。开心孔还有个意思,开内脏之窍就是开藏神之窍。还有一种是脑不开窍,开的是灵窍。脑窍到灵窍,灵窍开出来是明,日月明一开就是什么都看懂了。日月当空曌,灵窍打开。心藏神,心门不开,神被关闭,人自然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默默无闻,关到一个小屋里,喃喃自语,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哀声叹气,一副精神抑郁的模样。如果你有打不开心结,心结其实也是把心门关闭了,怎么办?第一可以喝点菖蒲茶,第二种一大盆石菖蒲,但是一定要付点代价,要有长流水,哗哗的响,模拟它的生长环境。有的人种会死掉,体内浊气,吃肉,喝酒,抽烟非常浑浊的人,上面种点石菖蒲很快就会死掉,还有体寒的人也不行。种石菖蒲一定是在家里种,菖蒲也是一种风水草,它有化湿,化浊,化污袪厉气的效果。刚才讲了开窍的效果,开内脏之窍,开心门之窍,心门之窍是神窍,心藏神。开心孔基本上是这些特征。为什么能开心孔,开九窍?这点很重要,刚才讲形状的时候,它的根无孔不入,无窍不进,所以才开心脏之内窍,开心门之神窍。另外加上香,香可以通络醒神的作用,香可以醒神开窍。既然入了窍,又怎样开?它有特殊的菖蒲辛香味,可以打开窍的钥匙,但是钥匙再好,没有一把锁也不能打开,菖蒲有这些须根无孔不入,无窍不进的特性,辛香味把窍门打开了,心脏动脉关闭正常了,心慌心悸消失了,动脉硬化消退了,心神,打开,越想越高兴,没有什么想不开了,心藏神了,高兴了。有的人老爱笑也是关不住门,把门打开了关不住,闷闷不乐是门关住了开不开。应该是想笑门就打开,不想笑就关住,这就是藏魂的特征
④补五脏
意思是心肝脾胃肾都能补?是补养药?我们发现人参都没有补五脏的效果。有人说是不是写错了,胡扯八道,今天了解菖蒲补五脏的特性在哪?菖蒲开的花是*粉状,*色属土,菖蒲花最可治脾湿和脾浊的,去脾之痰腻,还能帮助脾通血和止血的效果。菖蒲花相当于我们之前说的蒲*,比蒲*还好,还有健脾化湿去邪的效果。有人说菖蒲*色的花是脾脏之花,专门可以醒脾化湿,升清降浊。菖蒲的叶子是绿色的,绿油油的,具有肝的特性。菖蒲象扇形状,一团一团的,叶子象箭一样的形状,因此有舒肝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并且有特殊的香味,辛香味疏肝,肝主调达。菖蒲叶很少有卷缩状,经常象头发一样飘逸着,所以菖蒲具有肝的特性,肝主调达,疏泄。菖蒲的根皮是红色的,或者象紫色的,褐色的,总体来讲偏红。根的内质是粉白色的,也有点偏红,有的是纯白色。真正的根皮是红色或者红褐色,那白色是属金,根质属金,根皮属火。根系全部长在水中。金克木,唯独菖蒲是木克金,改变了五行,就是菖蒲把石头紧紧固定起来了,并且在石头里吸取营养,茁壮成长。如果金克木来讲,变成了金生木,而不是生土,因此菖蒲改变了五行特殊的个案。菖蒲变成木克金,金生木的特征,这种五行的改变重点是木的问题,金的问题。这里有一个特征,菖蒲属木,肝藏魂,金藏魄,木克金是魂控制魄,魄滋生着魂。这里讲一下邪门的东西,魂是喜欢死的,你做梦中间好象死了,回来以后,不管起什么作用,魄是做梦努力赚钱,努力发财,努力工作,只想咋吃好喝好,“魄落生,魂而死”。魂魄之间有冲突的。但是木克金,魂控制你的肉体,我们每天做梦想当神仙,但腰疼,肾虚,气管炎,就是想当但肉体支撑不了。金生木明知道自己支撑不了,还是用肉体支撑着它。这种理论在运用的时候,金克木,木克金,咳逆上气,因为它的木性很强。为什么咳嗽是因为肺气上逆,菖蒲属木,木性很强,克金,所以也治咳逆上气。另外金生木,本来是金克木,石头生菖蒲这样的效果,金生木的效果是在补五脏方面,金生木,菖蒲可以补肝,石头属金,菖蒲可以补五脏,第一补肝,另外水可生木。凡是可以补五脏的东西长出来之后,木克金以后,筋在石头里吸了许多元素成分,可以分解化和药性的木性成分,来达到木性调和。菖蒲的花不是红色也不是白花,偏*粉,*粉体现脾的问题,根茎是白色,体现金的特性,叶子是绿色,茎根是红色的体现五脏的特性,因此菖蒲是五行水草,具有补五脏的效果。重点补肾,补肝,补肺,因为它的特性长在水里面,化湿,可以帮脾运化水湿,另外它长在水里面比较清润,肺为清,清须为降,所以可以降逆肃肺。这是补五脏的效果。⑤通九窍
菖蒲的根无孔不入,无窍不进,这是根系的生长特性,再加上它的性味,辛香走窜,辛香开化,温通,温阳,温润,温化,根系方面无孔不入,再加上性味辛香开化,总体就是通九窍。九窍:眼窍,鼻窍,口窍,耳窍及阴窍。人体内外表最大的是窍,窍是人体与外界接触的一种空隙,九窍是人类接收宇宙自然的能力的一种东西,如耳朵听声音,耳朵听到声音也是一种能量,我们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听不到的声音,你认为没听见,其实存在着能量吸收,我们的大自然这么和谐。首先,它是一种生命的和谐。声音有可听之声和不可听之声。还有我们的眼睛见的是有色的世界,实际上你的眼睛也能看见无色的世界。只是你没有那种显象系统显示出来。我们的鼻子闻气味,也可闻的可闻之气,也可闻的不可闻之气,有的气味无色无味,你闻着闻着觉得是死了。道理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不见得有气味的东西有人气,无色无味的东西也是同样存在的东西。不要说它没气味就不存在。我们的石头是静止的,也会发出一种气味,发出一种光芒,也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我们的鼻窍是闻气味的,我们的眼睛看有色世界的,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看而不是听。耳朵听有声的和无声的,耳朵听的是频率,眼睛看的是各种色光的变化,鼻子闻的是气,气是有形的气和无形的气。我们的嘴巴是说和吃。说就是人会发出声音,人类嘴巴发出来的声音与周围自然界的声音进行交流,你看到周围风景优美的地方,你会说,“哇,好漂亮啊”,大自然听到你的声音,它会流得更欢;看到那植物就说“哇,这植物长的这么好”,每天表扬一下,这植物越长越好。如果今天看到了说“这是什么玩艺儿,长的一副死相”,天天骂几句,我们做了个实验,天天用愤怒,最丑陋,最仇恨的语言去骂这树,结果这树很快就死了。你鼓励这棵树,即使不浇水,不浇肥,它的生命力相当的健强。华山有棵树,在以前,迎松客人们无比崇敬的心情夸奖,“迎客松,好漂亮”赞美它,人们膜拜它。现代的人没有崇拜了,尤其现代的年轻人,“长了个烂破树,有什么看的,这棵树快要死了吧”,赞美的人少,诅咒的人多,慢慢的华山那棵迎客松也快要死了。道理是一样的。有人说这是忽悠的,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死。九窍必须得通,耳朵不通会听不明,眼睛不通得看不清,鼻不通闻不到,嘴巴不通就会中风,中风就会嘴巴说不了,过去说耳聋,眼瞎,鼻子出了气,嘴巴说不了话,是怎么啦?傻啦。所以要通九窍。下面的更得通,一个阴窍,阴窍是排泄体内阴浊的东西,还有一个是肛门窍,这也得排,大小便得排出去。上面的窍都是进的,下面的窍是出的。这样多合理,我们耳朵听的,眼睛看的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们的大小便是有形的东西,阴窍是解决你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都可以变成废阴,经过吸收化和通过阴窍排出体外,如女性来的月经,就是体内的阴浊。菖蒲有通九窍的效果。⑥明耳目
就是耳朵更清晰,眼睛更明亮。聪字是一个耳和总字,意思是耳朵总能听到一些东西,耳聪目明。菖蒲有明耳目的效果实际上还是通九窍的效果。菖蒲有辛香的作用,辛香入窍开耳目。这里明耳目要强调一下,长在石头空隙中,象石头的小耳朵,因辛香入窍,伸进石缝里,把石头的脏东西,浊东西化开,达到九通。为什么入经络明耳目?举个例子,水中有浑浊的东西,只要经过菖蒲根,据说菖蒲根最能明耳目,它都能让水变清,眼睛看不见就是眼睛的水脏了,所以菖蒲辛香入窍,菖蒲的气到了眼睛,眼睛里大部分是水,眼睛是水,辛香达到目上,眼睛的水变的清澈,所以眼睛就更明亮了。菖蒲明耳目多科学。科学理解不了,菖蒲的辛香味很容易达到的地方。一个人眼睛不明亮,连续吃上三次石菖蒲,你流出的眼泪让别人闻一闻,都有一股辛香味。这是师父实验过,治过一些病人,菖蒲达到90克,连续几天,病人吃了之后并且很高兴说,以前穿上大袍,蚊子成天都咬,现在不蛟了。蚊子都不蛟他,一身的辛香味。尤其那些中年人,三十,四十岁以上的,中风偏瘫的人,那些出力比较大的人,身上香喷喷的,家里伺候他的人也觉得舒服,不要让他一身臭汗,越看越不喜欢。目是眼睛里面是水。⑦出声音
也是通窍的效果。出声音是辛香入窍,可以开心窍,辛香入窍还可以开心孔,言为心声,心门一打开就就会出声音。有的人一天到晚不说话,就不说。出声音有两个意思,不说话一个是不想说,通过吃菖蒲以后,能开心孔,辛香入心窍,打开心门就会说话了。另一个辛香入窍,达到心窍,可以让声音发声更洪亮。有的人把出声音就理解成声音嘶哑,说不出话,其实还有层意思,言为心声。不能出声音的病多见于一些中风不语,有的舌头硬干脆不说话,心里清楚比画着和你说话。另一种是痴呆症,还见于有声带系统障碍。中风不语中风病,脑血管病,现在的医生讲中风不语是脑血管造成的,精神造成的关闭心门了,不想说话,另一种是本身声带系统出故障了,造成不能说话了。就这三个问题,菖蒲都能治。本身声带的问题,直接可开石菖蒲,无论心的问题,精神的问题,把心门关闭了,菖蒲能把心门打开,还有中风不语,菖蒲辛温,走经络,通经脉道,经脉上的畅通,化湿化浊,痰瘀浊全都去掉,仍然可以说话。我们看《神农本草经》的时候,有时候要简单理解,有时候要深度的理解,不断的理解,它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讲出声音?不要理解出声音,喝了菖蒲之后,声音会更高,这样会害了许多人,象那些歌唱家喝了石菖蒲,喝完之后,声音更哑了。因为他本来天天就用嗓,嗓门出声音的,声音出完了,嗓子就坏啦,这点要注意。经常说话,耗气过多的人,只要不是声音太嘶哑,说不出话的人,不要去喝石菖蒲,因为石菖蒲升温,带有升温辛香的问题,容易走窜,伤气。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下面的功能问题是长时间吃,不是一时半会。凡是《神农本草经》注解可久服的东西,肯定有人经常吃过试过,看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可能有人久服,久服之后的效果:第一轻身,久服菖蒲身体变得很轻身,因为身体没有风寒湿,没有湿气,经络畅通了,身体就会很轻松。湿气没有了,经络很畅通,浊气没有了,身体不胖也不瘦,这些邪气都没有了,身体变得很轻松。第二不忘不迷,几个孔窍都开着,九窍开了,心窍也开了,耳目也明了,声音也畅了,所以怎么样也不会忘也不迷。现化的人今天刚学了就忘了,记性好忘性大,精神有时正常有时不正常,迷了一样,迷的时候,无论你是哪种状态,正常人不正常状态这就是菖蒲症。不忘迷惑,老是不爱学习,学了就忘了的人,菖蒲症。老是脑子想了半天,一会正常,一会不正常,也得吃石菖蒲,专门治忘迷。不吃怎么学习。有人说,老师讲了这么多怎么记得住?吃菖蒲啊。第三个久服延年,意思是活的时间长。本来60岁,久服菖蒲发现60岁没死,其它同班同学走了,你照样活着。后来80岁还没死,其它伴死了,后来活到岁,其它伴一个都没有了,不吃菖蒲了,后来走了。这时发现人生的真谛是吃菖蒲。过去把菖蒲列为仙草之一。据说过去许多人想成仙,修道成仙首先吃菖蒲。学道之人,修道之人第一件事学习《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修学体系,你有病,什么病,首先要把心门打开。师父讲啥你不信,因为心门关闭。师父讲课,你一会腰疼,脖子疼,一会腿疼是病,风寒湿痹,还经常咳逆上气,心里闷得不舒服,难受,这是个精神状态。吃吃石菖蒲。还有一个是五脏不行,乱七八糟吃,寒热温凉乱吃,吃菖蒲调和五脏。五脏调和了,邪气就去了。最后一个是耳朵老是听不明白,九窍不通,老是看不明白是眼睛不明,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让你能听进去,看进去,学进去,最后久服身体会轻松,做什么都不是个事。不忘不迷也很重要,最后才达到藏修的终极目的,亼机合一。一名昌阳,生池泽
《神农本草经》记载,菖蒲还有一个名字叫菖阳,意思是长在石头上的这种草长得这么好,一般都在向阳的地方。比如衡山,衡阳也,衡山之阳有水,水中有石,长有草,此草菖阳也。你去过就知道,满山的水沟都是菖蒲,几麻袋都有,你都搬不下去。现在的菖蒲无限制乱采,全都长在悬崖峭壁山沟里向阳的地方,向阴的地方师父发现长的不茂盛,向阳的地方长的特别茂盛,尤其是长流水的地方。菖蒲长在那很大流水,流水都没断的地方,另外有两个地方,一个生在石头上,师父认为生在石头上叫菖蒲,另一个是在池塘,那个应该叫泥菖蒲,这种菖蒲介于石菖蒲与泥菖蒲之间,池塘里有许多石头,就长在石头上。如罗浮山有的地方就象小石水坑,有积水,水坑里有石头就象小池子,它就长在池子里。但是有流水长在石头上的菖蒲才是好菖蒲。现在医药公司大量采集的菖蒲不是纯正的,都是那种下面放点石头,好的话放点流水,不好的话就是一湖死水,养大了把它拔开,然后晒干入药,菖蒲长成药要好几年。所以采集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根只采2/3,不要用刀全割了,釆药不可割尽,割尽易损阴德。第一伤了菖蒲乃山中之阳气,长菖蒲的地方,菖蒲象头发一样,头发剃光光,山也一样的。《神农本草经》告诉我们采集菖蒲的时间,五月份。我们发现五月份是采集东西的时间,丹参五月二十五采,菖蒲五月十二采,艾端午采,好象都在采药,推算了最好的日子,采药都要看日子,想一想做生意那么大的一件事情,肯定也要看日子。菖蒲要采根,把根采了2/3,留下那茎放在石头上压起来,会照样活下去,不要采集完了放在太阳下暴晒,这样不敬不德的行为。这样留下的那茎明年去看大部分都活着。另外菖蒲采集的根一定是阴干,而不是直接在太阳下暴晒,更不是我们现在为了卖药产生经济利益进行烘干。晒干和烘干的是两种气味,师父闻过。晒干,阴干,烘干,我们医药公司的药大部分是烘干。烘干的石菖蒲,那种清香味的清纯气去掉了,闻着那香有点浊味;晒干的气味比较淡,它那种清淡好像气味散发一些,好像效果都会降低;阴干的气味非常清香,同样切一片拇指大的三种,放在鼻子里,一尝这气味,好像三种不同的植物。阴干的对嗝逆矢气比较殊胜,嗝逆矢气就是上面打个嗝,下面放个屁,肚子嗡嗡的响一下,这是好的石菖蒲;晒干的菖蒲,完了之后打个嗝,一股儿香味;烘干的菖蒲,要量很大才有这个劲。古人讲的这些绝对是真理。早在《千金药方》孙思邈讲过这药几月采,几时采,几月几日采,花期采集,古代采集阴干之后,用一个大瓦罐存放,这药能放几十年。现在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号称密封起来。我们采集这药放在瓦罐里,虽然是密封的环境,但是还活着,还要继续呼吸与生长。我们现代人对中药已经没有崇敬之心了,万事皆有灵性,中药之所以这么灵,就是因为我们真正的中医人相信本草有灵性的。虽然它离开了它的生长环境,保留了它的年份和自己的特性,虽然干了但还是存在的,即便是煮熟了但还是和其它药性一起化和,中药讲的就是气味,就是它的形色。离开形色讲化学成份没有意义。人工合成的更没有意义。藏曌用量解
①风寒湿痹的用量,用量为大量,也要看风寒湿痹严不严重。痹症上用量为30-60克之间,用量低起不到什么作用。②咳逆上气中,一般6-9克之间。③开心孔,22克左右。④调和五脏,25克左右。⑤通九窍,这时重用,轻量,15克左右。⑥明耳目,15克。⑦出声音,25克左右。这些都是汤剂的用量,这里的汤剂是单独去治或者是几味中药的用量,不代表大的方的用量。单独用药有效果也可以。比如山里面的人,经常睡在石板上,这种人用菖蒲治风寒湿痹效果就很好。师父用的量,汤剂里的量要记住好来。尤其在药方单一的情况下,或者配一些其它的药,大方治病的时候,突出石菖蒲君药的特性,强调这个大量。菖蒲性辛温,无*可以放胆去用量,师父最大的用量,有一个湿气很重,全身湿肿,肿的很大,逐渐加量,最后加到克,这种情况是全身水肿的人,就可以这样加量。但这个加量是阶段性的,不能一下子加到这么多。用了这量以后,症状逐渐减轻,逐渐减量,情况好转说明成功了。药量不可渐大,一定是由大渐小。咳逆上气,师父认为菖蒲重点用于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问题中,有的人一紧张就咳嗽,这种人可以吃石菖蒲,说白了还是心孔没打开造成的问题,心门开一下关一下,所以才咳逆上气。补五脏这里有个说法,如果说方剂中用5克,10克药,只起到辛香辛味的作用。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这三个菖蒲的特性,这个用量很少。补五脏,开心孔用量并不重。这里发现菖蒲第一入肝经,也可入心经,好像菖蒲啥经都入,无经不入,无脏不进,内可入五脏,外可通九窍,不里不外走经络脉道,还可以明耳目,出声音。归经理论也是后世才出来的,严格来讲宋明以来才出现归经理论,在之前没有归经理论的。归经理论有好也不好,归经理论明白药的走向到哪里,但错误是你写着让人死记着,入心经光治心脏病,不治其它病,看到主症的时候就是不好的。讲白蒿的时候也说主风寒湿痹,也有补中益气的效果,石菖蒲也是主风寒湿痹,但白蒿用的是二月蒿,菖蒲用的是根,要知道哪个用哪个地方很重要。后世讲菖蒲的时候,石菖蒲是正宗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泥菖蒲是外用的一个药,作农药用,具有灭蚊,跳蚤,蛆的作用。比如过去的茅厕在外面,可以把菖蒲泡在茅厕里,蛆不会繁殖了,还有跳蚤,把菖蒲放在那,跳蚤自动死亡了。这是泥菖蒲的效果。还有一种香菖蒲,实际上不是菖蒲,但有的地方也称为菖蒲,它不是长在石头上是长在土壤里,它的香味具有大茴香的气味,它也有这样的特性,但师父认为香菖蒲不一样,石菖蒲的香味不是香菖蒲可媲美的,香菖蒲在调料中去腥味,去腥浊味,多用在调料,也可以帮助我们去风寒湿。历代菖蒲药证
1.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15~25克。磨水顿服。(《江西草药》)2.治噤口恶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50克,川*连、甘草、五谷虫各15克.为末,蜜汤调送少许。(《本草汇言》)3.治霍乱吐泻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50克,白术,甘草(炙)各25克。上五味捣为粗末,每服15克,以水一盏,煎十数沸,倾出,放温顿服。(《圣济总录》菖蒲饮)4.治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分。炒为末,每服10克,更以菖蒲浸酒调服,日一服。(《妇人良方》)5.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菖蒲、*连,二物等分。治筛,酒服方寸匕。(《范汪方》)6.治痈肿发背:生菖蒲捣贴,若疮干,捣末,以水调涂之。(《经验方》)7.治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8.治喉痹肿痛:菖蒲根捣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之。(《圣济总录》)9.治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点之。(《圣济总录》)10.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11.癫痫风疾︰九节菖蒲不闻鸡犬声者,去毛,木臼捣末。以黑猪心一个批开,砂罐煮汤。调服三钱,日一服。(《医学正传》)12.尸厥魇死,尸厥之病,卒死脉犹动,听其耳中如微语声,股间暖者,是也。魇死之病,卧忽不寤。勿以火照,但痛啮其踵及足拇趾甲际,唾其面即苏。仍以菖蒲末吹鼻中,桂末纳舌下,并以菖蒲根汁灌之。(《肘后方》)。13.卒中客忤︰菖蒲生根捣汁灌之,立瘥。(《肘后方》)。14. 除一切恶︰端午日,切菖蒲渍酒饮之。或加雄*少许。(《洞天保生录》)。15.霍乱胀痛︰生菖蒲(锉)四两,水和捣汁,分温四服。(《圣惠方》)。诸积鼓胀,食积、气积、血积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去斑蝥不用。以布袋盛,拽去蝥末,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白汤下。治肿胀尤妙。或入香附末二钱。(《奇效方》)。16.肺损吐血︰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下,一日一服。(《圣济录》)。17.解一切*︰石菖蒲、白矾等分,为末,新汲水下。(《事林广记》)。18.胎动半产卒动不安,或腰痛胎转抢心,下血不止,或日月未足而欲产。并以菖蒲根捣汁一、二升,服之。(《千金》)。19.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菖蒲一两半,酒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分三服,食前温服。(《千金方》)。20.耳卒聋闭︰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心),同捣作七丸。绵裹一丸,塞耳,日一换。一方不用巴豆,用蓖麻仁。(《肘后方》)。21。病后耳聋︰生菖蒲汁,滴之。(《圣惠方》)22.蚤虱入耳︰菖蒲末炒热,袋盛,枕之即愈。(《圣济录》)。23.眼睑挑针︰独生菖蒲根,同盐研敷。(《寿域神方》)。24.飞丝入目︰石菖蒲捶碎。左目塞右鼻,右目塞左鼻。百发百中。(危氏《得效方》)。25.头疮不瘥︰菖蒲末,油调敷之,日三、夜二次。(《法天生意》)。26.露岐便*︰生菖蒲根捣敷之。(《证治要诀》)。27.热*湿疮︰宗奭曰︰有人遍身生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粘着衣被,晓夕不得睡。有人教以菖蒲三斗,日干为末,布席上卧之,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衣,又复得睡,不五、七日,其疮如失。后以治人,应手神验。(《本草衍义》)。28。风癣有虫︰菖蒲末五斤。以酒三升渍,釜中蒸之,使味出。先绝酒一日,每服一升或半升29.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仙方》)。30.道家石菖蒲秘方(夏禹《神仙经》)服食法︰甲子日,取菖蒲一寸九节者,阴干百日,为末。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耳健忘益智︰七月七日,取菖蒲为末,酒服方寸匕,饮酒不醉,好事者服而验之。久服聪明三十六风有不治者,服之悉效菖蒲(薄切日干)三斤,盛以绢袋,玄水一斛,即清酒也,悬浸之,密封一百日,视之如菜绿色,以一斗熟黍米纳中,封十四日,取出日饮。菖蒲方证
①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②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③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④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⑤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⑥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暮剧,暮差朝发,狂眩: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⑦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猫四两(去翅足,二味同炒焦*色,拣去斑猫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猫*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奇效良方》)⑧治风冷痹,身体俱痛:菖蒲(锉)、生地*(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二两,生商陆根(去土,切)四两,生姜(切薄片)八两。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渍一宿,暴干,复纳酒中,以酒尽为度,暴干,捣筛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一钱匕,日再服。(《圣济总录》菖蒲散)⑨治耳聋: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捣,筛,分作七丸,绵裹,卧即塞,夜易之。(《补缺肘后方》菖蒲根丸)⑩治耳聋耳鸣如风水声: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二两,猪肾(去筋膜,细切)一对,葱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猪肾、葱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济总录》菖蒲羹)⑾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三至五钱。磨水顿服。(《江西草药》)⑿治噤口恶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两,川*连、甘草、五谷虫各三钱.为末,蜜汤调送少许。(《本草汇言》)⒀治霍乱吐泻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一两,白术,甘草(炙)各半两。上五味捣为粗末,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十数沸,倾出,放温顿服。(《圣济总录》菖蒲饮)⒁治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分。炒为末,每服二钱,更以菖蒲浸酒调服,日一服。(《妇人良方》)⒂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菖蒲、*连,二物等分。治筛,酒服方寸匕。(《范汪方》)⒃治痈肿发背:生菖蒲捣贴,若疮干,捣末,以水调涂之。(《经验方》)⒄治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⒅治喉痹肿痛:菖蒲根捣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之。(《圣济总录》)⒆治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点之。(《圣济总录》)⒇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仙方》)菖蒲药*
1、石菖蒲全株都是有*性的,特别是它的根茎*性最大,若是过量服用石菖蒲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是药三分*,石菖蒲的药用疗效虽然很好,但是因为它含有一定的*性,取用切记要谨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有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应该谨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菖蒲考古
《本草经解》菖蒲气温.味辛.无*.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蒸)菖蒲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得地西方之金味.手入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则气血俱闭.菖蒲入肝.肝藏血.入肺.肺主气.气温能行.味辛能润.所以主之也.辛润肺.肺润则气降.而咳逆上气自平.辛温为阳.阳主开发.故开心窍.辛润肺.肺主气.温和肝.肝藏血.血气和调.五脏俱补矣.通九窍者.辛温开发也.辛温为阳.阳气出上窍.故明耳目.肺主音声.味辛润肺.故出音声.主耳聋.即明耳目之功也.治痈疮者.辛能散结也.肠胃属手足阳明经.辛温为阳.阳充则肠胃温也.膀胱寒.则小便不禁.菖蒲辛温.温肺.肺乃膀胱之上源.故止小便利也.久服轻身.肝条畅也.不忘不迷惑.阳气充而神明也.延年.阳盛则多寿也.益心智高志.辛温为阳.阳主高明也.不老.温能活血.血充面华也.《本草思辨录》邹氏云∶人身灵明,犹火蓄石中;人身躯体,犹石能蓄火。假使躯体为寒水所蒙,灵明为痰涎所壅;则运动不周,视听不协。外之不化,由于内之不出。惟菖蒲生水石间,而辛温芳烈,有阳毕达,有阴悉布,故凡水液混浊为神明之翳者悉主之。疏极精审,准是以用菖蒲,始菖蒲用以开心孔发音声甚效,然须审定病之宜辛温者。王孟英昌阳泻心汤,以菖蒲偶竹茹枇杷叶等味亦妙。内用仲圣泻心汤三物而以菖蒲代生姜,盖义各有当也。《本草乘雅半偈》菖蒲(本经上品)昌,目光也。时云∶美目昌兮,此窍更切。辛温,无*。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不忘,不迷惑,延年。曰∶菖蒲,一名昌阳、尧韭、水剑草。运斗枢云∶玉衡星散为菖蒲。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生上雒石涧间,池州、戎州蛮谷中者亦佳,所在亦有。月令云∶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喜生逆水,根茎络石,略无少土,稍有泥滓,即便凋萎。叶心有脊如剑,四时长青,新旧相代。新者从茎端抽发,旧者从茎末退去。一叶一节,节稀茎长,节密茎短,茎昂者茎端生叶,茎仆者节旁分枝,洁白下生者为根,翠碧有节者为茎,有以根为须,茎为根者,因茎枝延蔓布石故尔。望夏作花*色、紫色者尤善。以茎瘦节密折之中心微赤,嚼之辛香少滓者,入药最良。以砂石栽之,旦暮易水则易茂,春夏愈摘则愈细,叶仅长寸许,甚有短至一二分者,别有香苗、挺秀、金钱、台蒲诸种甚奇。而香苗之最细者,曰虎须,尤可娱目。东坡云∶凡草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唯石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不死。节叶转坚瘦,根联系,忍冬淡泊,苍然几案,延年之功,信非虚语。神隐书云∶石菖蒲,置几案间,夜坐诵读烟收其上,不致损目。或置星月下,每旦取叶尖珠露洗目,不月功能明目,久之白昼可见星斗。修治,以铜刀刮去*黑皮,及硬节,同嫩桑枝相拌蒸熟,日中曝干,勿得误用形如竹鞭及色黑气臭味腥者。秦皮、秦艽为之使。恶地胆、麻*。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缪仲淳先生云∶阳精芳草,辛温四达,充百邪,散邪结,壅遏既彻,九窍应之而通。用资宣道,臻乎太和。仙家服食,药之上品上生者也。先人云∶万物资生于阴,必资始于阳。以阴感阳而盛,故曰昌阳。又云∶蒲性幽洁,不喜近人,不染尘垢,得其情性,长生长青。苟失其所,立见凋痿。又云∶蒲叶皆偶,九节为奇,过不及,皆非中节。又云∶在阴在脉之痹,乃湿乃风之因,咸能使之开发,设寒本专令,取效更捷。绍隆王先生云∶菖蒲得道种智,水土合和,抽为草木。唯菖蒲全得生阳之气,吮拔水液,盘络砂石,不假地土之力,昌美溪浦之间,故名菖蒲。以治病之用言,当号昌阳。以发生之体言,当号阳昌。痹者,闭塞不通,风寒湿三种,相合而成。咳逆上气者,此毫窍固拒,肺气壅遏,两相搏击,以致喘咳。菖蒲味辛气温,宣通开发,使一身之气,起亟旋展,郁痹喘咳,当自舒矣。痹证有五,菖蒲独宜脉痹。取象形从治,则易于分解。又观菖叶两岐,菖茎盘络,悉从中心透发,故能开人心孔,而心孔为诸脉络之宗主,其挛结屈曲之状俨似之。背阳喜阴,臭之爽朗,当补五脏之用,非补五脏之体,以用行则窍通也。明耳目者,通九窍之验。出音声,不忘,不迷惑者,开心孔之验。蒲性幽洁,挺秀长生,故为延年之药。(从茎中抽叶处,看破开心孔。又从茎枝盘结处,配合心主包络,即种种识症法,亦咸从生成中体会来,不惟说破至理,并说破看法。)(染太祖后张氏,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惊谓侍者曰∶见否?曰∶不见。《神农本草经》的所有药物的药证解与所有本草解方法是不一样的,但是也借鉴了古代一些相关本草的一些解读,在解读方面大家大可不必去参照中国古代某某注解《本草纲目》,《本草备要》,某某医药等,几乎各个名家都记载有本草。每个医家都有注解自己的本草,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所以他一定要注解本草,注解这些本草中,让你明白他的医学主张和他的医学思想以及医学方法。这些主张非常重要的。之所以成经,《神农本草经》和《*帝内经》就是因为这个经适合任何学术,只要学中医的。你站在一个角度去理解它是对的,你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它也是对的。但是你怎么站在这个角度,怎么去理解和运用?你要把它讲出来,所以中医之所以传承,所有古代的医家都是以研究《神农本草经》和《*帝内经》为版本,然后都有自己的注解,所以我们有《本草纲目》《本草备要》《本草别名录》《本草问答》等等,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把本草放在一起比较,发现本草里面有许多互相冲突的地方,张三说你说的不对,李四说你说的不对,你说对,其实没必要去争论。《神农本草经》经放在这,医家他说对,你说他说的对,是你赞成他的看法,赞成他的医学思想,应证他的思想。你说他说的不对,跟你的医学思想起冲突了,哪怕他已经作古了,有好几百年了,你去反对,这是毫无意义的争论,但是我们还得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可不必忌讳。菖蒲的药证解是从形的角度,很简单,是从亼毉药道去讲解的,力求还原它最原始,本真质朴的状态中去理解,最简单理解它的形色,性味和道地去解读,另外整个《神农本草经》是这样写的,把药分为三品,上中下三品,总共味中药。菖蒲列为中品的第一味药,上品大部分是石头。现代人都不可思议,上品可以成仙得道,现在让你吃石头简直是说三道四,后世医家东晋的时候,张仲景时代,人们吃石头成风,如著名的五石散。医书上记载有的吃五石散吃死了,中*了,这些人吃的过量了,或者长期吃成依赖性了,有的人说吃五石散是种用意,其实你没有回到那个时代,在东晋的时候,战乱的时代,为什么有许多人成仙,如东晋的葛洪,张仲景,华佗,陶渊明,陶弘景,这么多人,为什么长寿,因为他们明白了,掌握和理解了,本草里面的精华,所以在东晋南北朝的时候,炼丹成行,简单的讲就是吃石头。今天我们试图来讲,就会说,中药的东西是假的,不好,石头药有*,练丹的话就说化学成分等等,把中医诬蔑成一把草,一块石头化验化学成分,到目前为止,中医药的精髓,还不是西医化验中药成分的效果。什么*连是*连素的效果,大蒜是大蒜素的效果,你吃多少大蒜素也不及吃大蒜本身综合的效果。藏曌傳承亼毉藥道??亼機歸藏卜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