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自我保健》专家:周永新(胸心外科)
Q
*老先生:我今年75岁,40岁时就发现有高血压。最近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医生发现我心脏有杂音,诊断出“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我自己并没感觉任何不适,这是为何?
周永新副教授:
门诊中像*老先生的病案并不少见。由于高龄、高血压、长期吸烟等因素,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会发生退行性变化,从而使得心脏中这些重要的“门”狭窄或关闭不全,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但是,由于人的心脏具有相当程度的代偿能力,所以轻度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不至于引发严重症状和体征。
*老先生的情况可能就是如此,刚发现心脏杂音的一两年内,除了在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时有些轻微的胸闷、气急,其他时间并没有明显的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若不进行干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患者即便处于静息状态时也常感到透不过气、胸口似被压着一块巨石。
老先生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症,除了行心脏瓣膜手术置换或修复二尖瓣、重建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结构外,还无其他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老先生配合医生医嘱,进行一次精准、全面的专业检查。若具备手术的条件,可及时手术治疗,使心脏的血液动力学恢复正常,老先生胸闷、气急等症状将从根本上改变。
专家名片
周永新
医院
胸心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擅长领域:胸部肿瘤的外科诊疗,在胸部疾病,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自年进入医院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至今已19年。擅长胸部肿瘤的外科诊疗,在胸部疾病,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手术疗效好,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用生物支架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医院首届岗位技术能手称号,主持和参与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的研究项目。
图
以上均为版权图编辑丨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纳入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神经学科为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以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血液内科、内分泌代谢科、普通外科为重点学科,以妇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老年医学科、检验科、神经外科、皮肤与性病科、病理科、胸心外科为特色学科的整体学科建设框架。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