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果健康:
老外来中国最大的困惑就是蹲坑,一方面他们觉得蹲着拉不出来,另外一方面有人认为,蹲坑脏,因为蹲坑冲水时产生的气旋很强烈,能把细菌带到人的鼻子嘴巴高度,相当于隔空吃屎……
所以,这种说法这是真的吗?
“隔空吃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荧光素钠,固态情况下是橘黄色,溶于水之后,只要拿紫外线一照,就会发出黄绿色的光芒。
而且这种水溶液可以牢牢地吸附在物体表面,所以只要往马桶里加一点荧光素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冲水时气旋的高度了。
在马桶和蹲坑正上方安置一块透明玻璃板,量了下距离,马桶和蹲坑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一样的,看看气旋在这个高度有多强烈。
蹲坑上方的玻璃板可以看到大量水珠。
坐便器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同样有不少水滴,数量比蹲坑少一些。
提升玻璃板高度到40公分。
蹲坑果然还是有水滴溅上来。
坐便器上方的玻璃板则比较干净了。
玻璃板提高到60公分。
蹲坑冲水时依然能把水花带到这个高度,差不多是人站姿的上半身,如果你是蹲着回头按冲水的话……嗯……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们看到的这些被气旋带起来的水滴里,应该真的有不少细菌,因为细菌比水更轻,上升高度还可能更高。
蹲坑是直冲,所以溅起的水花细菌会更多,现在的坐便器多数采用虹吸式,细菌被带入下水道,从这个角度看,公厕的坐便器确实比蹲坑要干净些。
我们对公厕蹲坑冲水时带起的水花进行了细菌采样培养,发现其中含有不少致病菌: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黑曲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红色酵母菌等等,反正都没啥好东西。
马桶圈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脏吗?
可是公厕坐便器的马桶圈,始终是个很难克服的心理障碍,那么多人坐过的马桶圈,是不是真的很脏呢?
其实,马桶圈有可能传染皮肤病,但是概率非常低,必须是一个有皮肤病的人刚坐过,然后一个屁股上有伤口的人跟着坐下去,才有传染的可能,绝大部分情况下,坐便器还是安全的。
所以总的来说,从安全卫生的角度看,坐便器并不比蹲坑差,使用公共坐便器之前,也可以选择用纸仔细擦一遍。
蹲便坐便优点结合
和便秘说Bye-Bye
日本最大的公共通讯服务商DoCoMo之前出过一个公益广告——教外国人怎么用厕所。
不要以为这是个玩笑,他们是认真的。
众所周知,上厕所一般分为蹲坑式和坐便式两种,然而很多欧美歪果仁根本无法做到完全着地的蹲着,他们一般只能做到下面这种欠脚式的蹲法:
然而,科学家认为,其实蹲姿从来都是人类排便最为自然的姿势。如今普及的马桶虽然有着奢华、便捷和工业化的好处,但也带来了种种现代化疾病:痔疮、便秘、大肠炎、阑尾炎甚至结肠癌等。
人们常认为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摄入的食物纤维不够,实际上罪魁祸首却是——如厕姿势不对。
从生理层面来解释,是这样的:
因此蹲便才是最正确的拉耙耙的姿势哦~
这个时候如果你家里使用的马桶,为了更好地拉出便便,就需要一个垫高双腿的小凳子:
人的一生要拉7吨屎,大约有3年的时间要花在坐便上,而蹲便椅就像人生收获的意外惊喜一般。正确如厕姿势,你get了嘛~
长生果健康小编
发表于今天康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