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旺季也是问题季,庄园运营千万别忽略这
TUhjnbcbe - 2025/2/9 19:06:00
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

当前,正是庄园的旺季。对很多庄园而言,更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

游客比肩接踵固然让人兴奋,但另一面,超负荷状态又极易暴露庄园存在的运营细节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往往这些不被重视的小细节,不仅会形成游客抱怨的“怒点”,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还可能使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农庄最容易忽视的核心细节有哪些?

1、厕所变干净了,但核心问题未解决什么才是休闲庄园的标配?我们以前曾经撰文说,是一间干净的厕所。木尧老师更曾说,能反映一个庄园管理水平的,一个是厨房,一个是厕所。

虽然“厕所革命”被国家提到了政策高度,不少庄园的厕所卫生问题有了明显改善,但很多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比如,整体数量配比少,位置分布不合理。很多庄园只是在大门口有干净整洁的“五星级”厕所,但进入到动辄七八百亩,上千亩的园子里面,就难觅厕所影子。

2、垃圾遍地,真是游客素质问题?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很多庄园内垃圾遍布。这当然跟部分游客素质不高有关系,但更核心的原因是,庄园的垃圾桶数量较少,分布不合理。为数不多的垃圾桶里,也是垃圾外溢,形成一个小型垃圾堆。

对庄园而言,千万不要考验游客的素质,千万别指望游客会手捏垃圾奔波数百米,像寻宝一样寻找垃圾桶。

沿着步道,尤其是休憩的地方多布置几个垃圾桶,成本并不高。

3、走累了,去哪儿休息?许多农庄占地面积很大,游客走下来需要非常多时间。如果路途中间没有休息的地方,就会觉得备受煎熬,所以我们见到很多游客被迫到草坪上休息。

同时,中午时候阳光直射,气温较高,诺大的庄园内如果没有遮阳的凉亭类场地,同样是一种煎熬。这时游客的唯一想法就是:赶紧逛完回家。

其实,如果在庄园内多设置临时休息的驿站,不仅能提升游客体验感,还能进行饮料等商品售卖,增加营业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4、餐厅吃个饭要排队一小时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的中午,农庄餐厅人满为患,找个座位要靠抢,点菜后等半个小时还没上菜,再去催问,告诉你菜卖完了。再或者,点了五六个菜,很快上了三个,剩下的再也等不着。

这种情况,在庄园界可谓普遍不过。本来庄园的满意度非常高,但是排队一个小时吃不上饭,再有忍耐的游客也会发飙。

有人会说,这个没法解决。如果都按照周末的标准来设计厨房,会造成巨大浪费啊。

其实,这根源不是厨房的问题,而是菜谱的问题,或者说是不懂取舍的问题。比如到周末,我们可以放弃炒菜,只供应炖菜、扣碗、凉菜之类快速出餐的品类,或者供应自助中餐,就可以增加翻台率,整体收益也不会受影响。

5、停车场不够用、停车费水涨船高“每逢假日难停车”成了各大农庄心里的痛,一到节假日,与巨大的客流量对应的是停车位的数量无法满足,停车场总是车位紧俏,而且停车费也水涨船高。

客户对于一个农庄的评价有时候是很难以捉摸的,他可能在这里吃得好、玩得好,高高兴兴准备走时,却发现“停车费这么贵”,于是差评就在所难免。

其实,大多数停车问题,堵车问题,并非完全没有办法,核心在于有专人引导和疏通。

6、巨资引进动植物,缺乏有效介绍不少农庄为了新奇特,耗费巨资引进了一些珍稀的动植物。但问题是,这些项目引进庄园后,旁边居然没有任何介绍。

很多游客走过路过,瞄了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地走掉,连驻足欣赏的兴趣都没有。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缺乏用户思维。你很清楚这些东西的价值,但你不能指望用户像你一样是专业眼光!

7、庄园位置不好找,指示牌、标识不明显虽说现在导航非常发达,但是对于远郊的庄园,很多都需要辗转偏僻小路才能到达,这对于游客的耐心是一大考验。

如果沿途没有连续的清晰指示牌,只看导航,很多游客同样也会心理抓狂。

8、过度营销、过早营销庄园不会营销是个遗憾,但是过分营销则是个大坑。有的农庄景观一般,但是要找摄影师不断PS修图,再加上各种黑技术,把农庄拍得美轮美奂。结果,消费者抱着看范冰冰的心态,突然见到了凤姐,不愤怒才怪。

还有一种过度营销,是不顾自身接待能力,盲目扩大宣传。

五一期间,南昌有一家农庄原本只能容纳千人的园区,卖出了万张门票,可想而知当天的用户体验,去过一次的估计以后都不会再去了。

总结起来,过度营销至少有三方面的副作用。首先是过度营销的费用超常规;其次是消费者预期被过度拉升,在体验稍弱时,就会形成负面的网络口碑;第三是过度营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会提前透支客户,对品牌造成巨大伤害。

9、没有导游图,不知如何玩在许多传统景区内,进门都有一份导游图,告诉游客景点的分布以及表演项目的时间和区位。

但是在许多农庄里,游客进去以后就是让其自由散步,走到哪里算哪里。既没有导游图介绍农庄内的特色和游玩项目,也没有工作人员去主动指引。

实在搞不明白,农庄的傲慢和自信来源于哪里?

10、“宰客”,做一锤子买卖宰客不仅在传统景区内泛滥,在如今许多农庄内依然存在。有些农庄平时顾客比较少,到了节假日开始坐地抬价,平时一瓶水卖两块,到了节假日就是五块。

如果说“一次性消费”属性的传统景区宰客还能理解的话,那么讲究高频消费的农庄宰客,就只能说是自掘坟墓了。

11、把“有机、散养”当幌子许多农场餐厅打着“有机、柴鸡”的概念,出售高价饭菜,动辄一份炖鸡两百多元。但是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纵览农庄内,蔬菜不过数亩,散养鸡不过百只,如何相信餐厅里都是农场里自产的有机蔬菜、散养柴鸡?

12、农庄员工多为亲戚,管理与服务成问题一些农庄的工作人员不仅服务态度差,甚至趾高气扬。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培训管理的问题,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些人大多是庄主的七大姑八大姨。

庄园运营初期很多庄主都会找来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来帮忙,在初期人员不稳定时候,亲戚的帮助会省下不少事。

但如此的弊端也非常明显。许多亲戚朋友缺乏专业水准,并且不愿意接受统一管理,甚至以亲戚自居,趾高气扬,给游客带来的负面情绪非常致命。

可以说目前,不少细节问题的确不会影响旺季的客流,但细节问题的叠加,却会使得这是最后一个旺季。更何况,很快到来的“买方市场中”,不是每个庄园的春季都会人满为患。

作者:李耕田(参见庄主·休闲庄园顶层设计研究院/首席策略师)

来源:参见庄主

1
查看完整版本: 旺季也是问题季,庄园运营千万别忽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