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卫生健康界迎来史上最大手笔新政策!
12月30日,市政府召开了《无锡市卫生健康“三名”战略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医院、
缺一流专科、
缺高端人才!!!
为补齐当前卫生健康领域的这些短板,无锡市委、市政府做出顶层规划设计,制定出台“三名”战略“1+5”政策体系。
据介绍,无锡政府在-年将投入40亿元,持续推进、滚动实施,以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为重点工作的“三名”战略,满足无锡居民“病有良医、就地医疗”。
Q:“1+5”政策体系包括哪些?
A:主政策《意见》明确了实施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三项重点工作15项具体举措。
5个配套政策包括《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色的指导意见》、《无锡市卫生健康“三名”战略专(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年)》、《“太湖人才计划”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无锡市“双百”中青年医疗卫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年)》、《无锡市鼓励社会资本捐赠卫生健康事业实施办法》,分别细化了15项举措。
Q:基于什么样的顶层设计,形成了这个政策体系?
A:推进实施“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三名”战略,首先要加强整体规划、顶层设计。
一是功能定位上。医院的功能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在医院有明确定位的基础上确定需要建设发展的重点专(学)科,根据重点专(学)科再确定需要引进培养的人才,各医院实现差异化发展,集中力量创建几所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得上号”医院。
二是在目标确定上。既立足现实,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经过努力方可实现相关目标,对各类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实现了目标才给予经费资助,并将目标作为任务下达给“三名”战略的实施主体,也就是各医疗卫生单位。
三是在专(学)科建设上。一方面是发展优势专学科,冲刺国家、省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省区域医疗中心;一方面发展薄弱专科,根据我市疾病谱、死亡谱,针对百姓常见多发病,加强薄弱专科建设,提高整体水平,解决好无锡百姓就地医疗问题。同时,既重视临床科室,又重视医技科室,如病理、影像等。
四是在人才培养引进上。全面配合专(学)科建设,加快团队建设和梯队建设,优化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拔尖人才、博士引进等各类人才梯次结构。
五是在实施周期上。人才以3年为周期、专学科以5年为周期滚动发展、持续推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政策包含的具体措施吧~
办“名院”
建设目标:到年,全市有1医院医院,1-2医院排名进入地级城市前列,1医院进入全国50医院。医院排名整体提升,医院、公共卫生机构排名持续提升并进入同类城市前列。
具体措施
↓↓↓
01明确机构发展定位。
瞄准国内、国际行业一流水平,注重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色,立足做优做强,实施“一院一策”。
02强化硬件设施建设。
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优化,重点加强精神卫生、儿童、妇幼、康复、传染病、老年病、医养结合等技术薄弱和资源供给相对不足领域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
03提升机构发展内涵。
加强与国际国内顶尖医疗卫生机构合作,通过城市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方式,提高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层次和水平。
04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05加强学术交流合作。
推进国际(地区)医院建设,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先进健康理念、医疗技术、管理模式,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培养一流医疗卫生人才。
建“名科”
建设目标:到年,积极争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专科医疗中心、省临床医学中心、省重点学科和省级医疗中心、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个以上;省级以上中医重点学科达到6个、重点专科达到30个以上。打造10个高水平国际国内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合作基地。
01加快学科体系建设。
提升现有学科发展水平,争创省级以上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
02推进重点专科发展。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争创省级以上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
03扶持提升薄弱专科。
对本市心脏大血管外科、风湿免疫科、全科医疗科、老年病科、变态反应科、急诊医学科、疼痛科、医疗美容科、中医外科、中医经典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小儿神经内科、小儿肾内科等技术力量较薄弱、医疗水平相对落后、需要重点发展的专科予以政策扶持,切实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
04建设中医重点专(学)科。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支持开展重点专(学)科建设发展。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
05拓宽科教支撑平台。
建设医学科研载体平台,推进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实验室)建设。推进国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省级以上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
增“名医”
建设目标:到年,引进各类医学专家团队25个,新增省级以上医学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5-8名,新增省级以上名中医5-8名,新增卫生领军人才10人、高端人才30人、博士人,培养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后备人才各人。
01引进医学专家团队。
医院从国际国内引进一批临床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能熟练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医疗技术和临床实践效果获同行认可的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快速带动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能力。
02引育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
医院引进培育一批掌握专(学)科领域前沿核心技术、具有临床实践和学术科研创新成果、能够带领和推动本市相关专(学)科快速发展的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
03重点培养拔尖人才。
以3年为一个周期,在全市分层次、分阶段遴选名中青年医疗卫生拔尖人才和名后备拔尖人才,实施滚动培养。实施博士倍增计划,鼓励医疗卫生单位以与青年人才签订定向服务协议方式,支持青年人才攻读博士学位。
04搭建人才培养载体。
强化政校合作,推动江南大学医学院建设发展。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每年资助百名优秀人才出国研修,其中中青年“双百”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原则上选送海外研修一次。
05营造人才成长环境。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荐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参评省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荣誉。加强生活保障,切实落实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在锡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生活保障措施,增强医疗卫生人才归属感和幸福感。
真金白银的投入,是推进“三名”战略实施的最有力保障。那么问题来了40个亿的大手笔,怎么分?
政策明确,对各类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人才培养以3年为周期,专学科建设以5年为周期,持续滚动实施“三名”战略。
此外,《意见》指出,要利用5-10年时间加快建设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卫生健康事业,到年,全市常住人口市域就诊率95%以上,到年无锡医疗卫生发展水平进入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作为无锡居民
您对无锡的卫生健康
还有哪些好建议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来源:无锡日报无锡观察江南晚报无锡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