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伤寒杂病论外治法临证应用
TUhjnbcbe - 2024/12/18 19:01:00

《伤寒杂病论》有丰富的外治法内容,近10余年来,笔者对其进行了梳理,并经临证应用而疗效颇佳,现将应用体会浅述如下。

01.外治法简析

《伤寒杂病论》记载了众多的外治疗法,诸如针灸按摩、孔窍给药、体表用药及一些特殊的外治疗法等,今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针灸、导引、吐纳、膏摩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是医圣张仲景提出的“治未病”方法。意即四肢刚刚感到沉重不适,就及时采取自我按摩,或吐浊纳新的呼吸运动,或针或灸,或用药膏熨摩体表等外治法,使人体气血流动,九窍畅通,则可预防疾病的发生。此“未病先防”也。

孔窍给药

如搐鼻、吹鼻、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暖脐、坐药、润导、灌肠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19条记载:“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愈。”这是张仲景搐鼻或塞鼻的孔窍给药法。盖鼻为肺窍,肺气受湿则鼻塞,故纳药鼻中,以宣泄上焦寒湿,使肺气通利,邪散而病愈。原文未指明纳何药,后世医家多主张用瓜蒂散(瓜蒂一味研末)搐鼻,或以绵裹塞鼻中。又《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记载:“救卒死而目闭方,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荚末鼻中,立效”“治尸厥方,桂屑着舌下”。这是灌耳、吹鼻和舌下含药的例子。还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14条言:“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第19条:“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均是将药物纳入前阴的坐药。如《伤寒论》阳明病篇第:“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下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此即蜂蜜作挺塞肛,土瓜根或猪胆汁灌肠,以治大便秘结的外治法。又如《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中的薤捣汁灌鼻中救治卒死,相当于现在的“鼻饲法”。还有猪脂苦酒灌喉中等都为孔窍给药。

体表给药

如熏洗、浸足、扑粉、头风摩顶等。《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第6条:“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洗方,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百合病迁延失治,阴虚内热伤津,故口渴。盖肺与皮毛相应,其气相通,洗其外而通其内,取百合清润心肺之功,收滋阴清热,润肺止渴之效。煮饼即面条,取小麦甘寒,养心益肾,除烦止渴之作用,以达养胃生津之目的。这是张仲景把外治法与食疗相结合的典范。又上篇第11条“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苦参汤方,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熏洗,日三。”狐惑病湿热下注前阴,前阴糜烂,热毒循经上冲则咽干。苦参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治疗诸多湿热蕴结于肌肤之瘙痒性皮肤病,疗效甚佳。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苦参抑真菌、抗滴虫,故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均疗效可靠。紧接上篇第12条:“蚀于肛者,雄黄熏之。”雄黄燥湿解毒杀虫,烧烟熏之可止痛痒,故治疗湿热邪毒下注肛门之溃疡。临床上需要注意的是,雄黄有毒,宜掌握剂量,中病即止。狐惑病蚀于前阴用苦参汤熏洗;蚀于肛门,用雄黄烟熏。若配合内服甘草泻心汤,内外合治,疗效更佳。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第6条指出:“救卒死而壮热者方,矾石半斤,以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此乃卒死而壮热的急救方法,卒死之因为血气并走于上,其用酸涩之矾石温汤没踝浸足,收敛逆气,引热下行也。又《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亦有矾石煎汤浸足治脚气冲心的记载。《伤寒论》第38条,服用大青龙汤后,汗出多者,温粉粉之。广州中医大学熊曼琪教授用炒温米粉止汗。《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三条记有:“头风摩散方,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右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疢上,令药力行。”方中附子辛热,散经络之风寒,盐味咸而微辛,去皮肤之风毒。两药合用,散风寒而止疼痛,这是头风病的外治疗法。如《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中的救自缢死,实乃人工呼吸的急救技术等,都是《伤寒杂病论》外治法的内容。

02.临证应用

笔者通过文献学习,对《伤寒杂病论》的外治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临证应用,下面从两个方面简述之。

原著外治法的应用

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法则,笔者扩大了原著外治法的应用范围。临证时只要病机相同,均可拓宽思路,而用于不同的疾病。

苦参汤外洗或湿敷治疗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皮损色红、渗液、糜烂、瘙痒,为湿热蕴结肌肤,与狐惑病湿热下注的病机相同,故用苦参汤洗方稍事加味外洗或湿敷,取清热燥湿,解毒止痒之效,以治疗急性湿疹。

方药组成及用法:苦参克,地肤子60克,白鲜皮各60克,水煎取汁~毫升外洗或湿敷,日2~3次,药液可加热重复使用。1剂药可用2~3天。

方义分析:急性湿疹属中医学浸淫疮范畴。《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外科大成》云:“浸淫疮者,转广有汁,多起于心。”急性湿疹责之于心火、脾湿。方中苦参大苦大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专治心经之火,清心火,燥脾湿,止瘙痒,量大力专。地肤子辛苦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治湿疹湿疮,风疹瘙痒。白鲜皮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效,为治湿热疮毒、风疹湿疹、疥癣瘙痒之要药。三药合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强强联合,其功大矣。又外洗药可以直达病所,发挥药疗、水疗和热疗的综合作用,能迅速控制急性湿疹渗水瘙痒等症状,取效较捷。

病例:李某,男,50岁,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年7月8日初诊。述其双下肢红斑丘疹瘙痒月余,经用西药(具体用药不详)内服外涂,时轻时重,终未能愈。刻诊:双下肢散在绿豆至黄豆大红丘疹,瘙痒,以小腿为甚,内足踝上方各有一约3厘米×2厘米的皮损糜烂、流黏黄水,伴心烦口渴,大便稍干,日1次,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诊为湿疹(湿热蕴肤证),证属湿热下注,蕴结肌肤。方用前苦参汤加味方外洗(糜烂处湿敷),3剂,2日1剂。嘱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不熬夜。

7月14日复诊,红斑丘疹大部分消退,瘙痒基本消失,足踝糜烂处已无渗液,守上方。至7月20日,共用药6剂,皮损全消,糜烂处愈合而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按:患者为湿热蕴结肌肤所致之急性湿疹,与狐惑病湿热下注的病机相同。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法则,运用治湿热下注前阴溃疡的苦参汤,稍事加味,外洗而获效。

百合洗方合苦参汤外洗治疗慢性湿疹慢性湿疹皮损肥厚,粗糙,瘙痒剧烈,为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与百合病津伤口渴的病机契合,故借用治疗百合病的百合洗方,以治慢性湿疹。然慢性湿疹虽津液阴血耗伤,而湿邪仍然逗留,故合用清热燥湿的苦参汤方。两方合用,既清热燥湿止痒,又滋阴生津润肤。因皮损肥厚,临证可加用既活血又止痒的丹参、凌霄花,以助皮损消散。方用百合克、苦参克、丹参60克、凌霄花30克。洗用方法同前。

黄连粉治疗疮疖、脓疱疮、丹毒、足湿气《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第8条:“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浸淫疮以皮肤瘙痒,抓破流水,蔓延成片为特征。《诸病源侯论·浸淫疮候》指出:“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先痒后痛而生疮,汁出浸渍肌肤,浸淫渐阔,乃遍体。”此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也。上述疮疖等皆由心火、湿热而成,与浸淫疮病机相符。故可用治疗浸淫疮的黄连粉治疗。黄连粉原文未见方,根据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补入:黄连10克,甘草10克,共为细末,顿服3克,其余粉末撒其疮上。盖黄连苦寒入心,清泄心经火热,燥湿解毒;甘草清热解毒,二者合用,其力更宏。然黄连味极苦,故临证只作外用,根据皮损大小,取药粉适量,凉开水或香油调糊涂之,日2~3次。一般用药3~5天,渗水减少而渐愈。若渗水多者,亦可湿敷。

临床也可将黄连制为溶液、面膜、软膏等外用如10%黄连液搽患处治疗丹毒、脓疱疮、足湿气。黄连粉倒膜治粉刺。10%黄连膏治婴幼儿湿疹、痱毒等。其应用之广,正如《本草正义》所云:“苦先入心,清涤血热,故血家诸病……及痈疡斑疹丹毒,并皆仰给于此。”

原著内服汤剂变为外用

“外治之宗”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变汤剂外用,实开后人无限法门。”临证时凡遇不愿服药之人,或服药困难之病,可把内服汤剂变为外用,亦殊途同归而取效。

麻黄细辛附子汤外洗治疗寒痹寒痹为肝肾亏虚,又外受寒邪而发病。《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这与麻黄细辛附子汤的素体阳虚,外受寒邪,表虚寒夹内寒饮的病机契合。故略施加味,又变内服为外洗以治寒痹,收效亦佳。

药物组成及用法:麻黄60克,细辛60克,附子30克,川乌30克,生姜90克,当归60克,上药加水毫升,煎取药液毫升,第2煎加温水毫升,煎取药液0毫升,两次药液合并,加白酒毫升,外洗,日2次,2日1剂。洗后避风,勿食寒凉食物。

方义分析:麻黄开腠理、祛寒邪、止疼痛。《神农本草经》云:“破癥坚积聚。”河南省医院毛进军主任在《经方心得》中指出:“麻黄凭借其破癥坚积聚之力,以通经脉,除寒饮。”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在《中药学》中明言:“治风湿痹证,腰腹冷痛。”细辛辛温香窜,其性最烈,外散风寒,内化寒饮,为通痹散结,温阳止痛之要药。附子辛散温通,行十二经,温经散寒止痛力强,善治寒痹痛剧者。川乌辛热有大毒,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为治风寒湿痹寒胜痛著者第一药。上面四味集开腠理、祛寒邪、通经脉、止痹痛、温阳气、搜阴邪药于一炉,紧扣阳虚寒凝之病机,故治寒痹,如汤沃雪,其效立彰。大量生姜,既祛风散寒,除湿疗痹,又解附子、川乌之毒。当归辛甘温,辛能活血,甘能补血,温以散寒,使血盈畅流,筋脉得养,寒邪得除,寒痹得蠲。诸药合用,据机组方,配伍巧妙,而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减毒增效之目的,故临证多有佳效。

小青龙汤洗足治疗小儿咳嗽小青龙汤在《伤寒论》中出现两次,即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和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在《金匮要略》中出现3次,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2条:“病溢饮者……小青龙汤亦主之。”本篇第34条:“咳逆依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7条:“妇人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上述5条病虽不同,而病机相同,都使用了小青龙汤,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法则。

小青龙汤的核心病机是外有伤寒表证未解,肺气失宣,内有虚寒水饮不化,水饮射肺,内外相合而咳喘。现今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室内外温差极大,又肺为娇脏,小儿调摄不周,则易受凉感冒,一旦生病,家长恐惧万分,欲求速效,故常输液治疗。输液后发热消退,但伤人阳气,易造成里寒水饮,导致迁延不愈之咳嗽。这与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方证病机契合,故可用其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然小儿服药困难,笔者采用小青龙汤浴足,再配以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药物组成及用法:炙麻黄30克,桂枝30克,干姜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细辛15克,陈皮40克,乌梅40克(因为半夏、五味子价格昂贵,故用陈皮乌梅代之),上药水煎2次,取汁毫升或者毫升(也可用中药配方颗粒开水冲泡)浴足,日1~2次,每剂药用2天。晚上浴后,用吴茱萸粉6克,陈醋调膏,贴于涌泉穴,次晨去药。本法适用于3~6岁儿童,可随年龄增减而适当调整剂量。

方药简析:针对外寒内饮之病机,立解表散寒、温化水饮之法。方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均有“止咳逆上气”的功效。因外感症状已愈,故用炙麻黄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四药合用,温化水饮,散寒止咳。陈皮苦能燥湿,温可暖脾行气,以温化水湿,使湿去痰消,且辛行苦泄,能宣肺止咳,故为治痰理咳之要药。乌梅敛肺气,止咳嗽,用于肺虚久咳。白芍敛阴和营,缓解痉挛,利水去饮。炙甘草益气和中,缓峻和药,与白芍配伍,可缓解气道痉挛,以治咳喘。诸药合用,可使寒邪散,水饮化而咳喘止。正如毛进军在《经方心得》中指出:“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高效方”“配伍特点是升降并用,发中有收,散中有敛,开中有合,刚柔相济……充分体现了一个表里同治,外散风寒,内蠲水饮的格局。”足资后学借鉴。

病例:张某,男,6岁,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年11月30日初诊。家人述其反复咳嗽3月余。3月前因受凉感冒发热39℃。口服药物未退热,随即输液(药物不详)1周,热退,但遗留咳嗽。服用西药、中成药等乏效。患儿平素易感冒,稍受风寒即发热、扁桃体肿大疼痛等。每次感冒往往经半月以上多法治疗才能痊愈。刻诊症见:患儿面黄体瘦,咳嗽以晨起和夜间较重,咳嗽重时吐少许白色泡沫痰。舌质淡,苔薄白滑润,脉沉细。诊为咳嗽(寒邪束表,痰饮上逆)。

处方:炙麻黄30克,桂枝30克,干姜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细辛15克,陈皮40克,乌梅40克,当归30克。3剂,如法浴足,日2次。晚上浴后,吴茱萸粉贴涌泉,次晨去药。

12月6日复诊,用药1周后咳嗽减轻,自觉较前有劲,而饮食增加。守法继用。12月13日三诊,药后咳嗽基本痊愈。仅早晨起来偶咳。守上方去细辛、陈皮、炙麻黄、乌梅,加黄芪、白术、补骨脂、熟地黄以益气健脾、补肾填精。每剂药洗3天,每周1剂,以巩固疗效,增强体质。1年后随访,咳嗽再未发作。

按:患者系受凉后感冒,属于风寒感冒,若服中药解表发汗,会很快痊愈。输液虽然热退感冒痊愈,而留有水饮,上逆犯肺,致发生咳嗽。加上患儿素体虚寒,故咳嗽缠绵难愈。其病机为寒邪束表,内停水饮,与小青龙汤方证病机契合。虽无外感表证,仍可用小青龙汤。《经方心得》云:“小青龙汤重点是治疗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都可以据证加减应用。”因外感表证已除,故炙麻黄偏重于止咳平喘,又因夜间咳甚,故用当归养血止咳。《神农本草经》说当归“主咳逆上气”。笔者临床对夜间咳重者均加当归,而效佳。又小儿服药困难,加大剂量浴足,足踝以下有60多个穴位,取药疗、水疗、腧穴的综合作用,收到与内服药异曲同工之妙。又吴茱萸贴涌泉,可降上逆之肺气,有助于止咳平喘,如此外治法联用,则疗效倍增。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根据文献记载,外治早于内治,《周礼》《山海经》《五十二病方》中都有外治法的记载。《黄帝内经》提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桂心渍酒以熨寒痹”,为外治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丰富和发展了外治法的内容,所列举诸法有证有法,方药齐备,吴师机将其誉为“外治之祖”。现代社会,人类要求安全有效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法,故外治法受到医患双方欢迎。有鉴于此,在对《伤寒杂病论》内服方法研究的同时,应大力开展对其外治法的挖掘、整理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医院刘天骥)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杂病论外治法临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