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古人最讲究的是“轻重缓急”有别,这一主题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
比如说上厕所又叫“出恭”,“入敬”等文雅之词,“恭”和“敬”乃恭敬的意思。
上厕所也就是“如厕”,通俗地说就是解手、方便。
人生有“三急”(内急、性急、心急),内急说的就是上厕所,不管什么时候,无论皇帝和平民百姓,上厕所是头等大事,有语云:“管天管地管不住屙屎放屁”。
古语云“吃喝拉撒睡,人生头等事”,虽然吃放在了首位,但古人更看重如厕这个问题。
这可从“上厕所和下厨房”一句话看出端倪,“上”和“下”形成了对照。
“如厕”是人生第一急,所以古人用“上”来冠称,而吃饭可以缓一缓,人饿了可以等一会吃饭,于是有了“好饭不怕晚”之说。
人可以少吃一顿饭,但不能等一会去厕所,个中因由恐怕大家都有切身感受。
由于如厕的重要性,故此古人把去厕所称为“上厕所”,做饭可以缓一缓,故此称之为“下厨房”。
这里的“上”和“下”是从两者的轻重缓急加以区分的。
大家还是沿习古人的意思吧,千万别说成“下厕所”和“上厨房”,如此会让人笑话你没文化。
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古代厕所和厨房的建造位置来称呼的。
古代厕所一般建在院落的南边,厨房建在院落的北边。
古人修房盖屋都讲究风水,厨房属火,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说,南方炎热对应五行之说的火,南边为火,所以厨房建在南边。
北边寒冷对应五行之水,厕所属水,所以建在北边。
总结一下,古人根据风水学和五行之说,通常把厨房建在南边偏东,厕所建在北边偏西。
我国地形大致呈北高南低,这也是历史上皇帝从南向北不容易统一,而从北向南属于一路顺风,所以由北向南容易统一。
历史上除了明太祖朱元璋由南向北统一了中国,其他再无例外。
由此总结出往北走称之为“北上”,往南走称之为“南下”,由于厕所在北边,人去厕所是往上走,所以成为“上厕所”。
厨房建在南边,去厨房往南走属于往下走,所以古人称“下厨房”,这是根据建造方位来区分两者的。
文/秉烛读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