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字,估计阅读时间为6分钟
——开发商尊享之“曲径通幽洗手间”
这些年售楼部人员也会说几句“金厨银卫”,不过这只是说,实际的户型建造中,厨房和洗手间经常被安排的毫无脾气。
这次先说一说洗手间这个重灾区。
说完洗手间下一章再说厨房。
洗手间为什么排在厨房前面比厨房还重要?是如果厨房不能用的话,你可以在外面买了吃或者叫送餐的,不耽误你住这套房子;可如果洗手间不能用,你在外面解决起来会非常麻烦,更不可能呆在家里求助于外卖,因为这事必须得亲自去,别人代劳不了,那这套房子你可能就住不下去了。
外卖可以送到洗手间,但外卖小哥无法替你上洗手间(图片来自网络)
三室一厅一卫的户型里,经常会有一个卧室距离洗手间非常远,而这个卧室往往是儿童房或者老人房。客户经常问:
“赫设计,我家孩子还小,夜里走这么远的距离上厕所他会害怕,那会不会让他不敢夜里上厕所,从而养成憋尿的习惯?”
“赫设计,我家老爷子腿脚不灵便,这晚上去洗手间走这么远,磕住碰住咋弄?”
有的设计师会通过设置踢脚灯来解决这个问题。踢脚灯就是类似酒店那种地灯,距离地面很近,也不是很亮,可以设计成感应的,晚上从附近经过,灯就会亮。
可有的时候卧室距离洗手间确实很远,那怎么办?设计师就多设置几盏踢脚灯。
有一次我在一套装修完的房子里见过这种设计。老人从卧室去洗手间不但要穿过客餐厅,还要穿过一条走廊,设计师一路设计的都是踢脚灯,一打开,跟飞机跑道似的。老人这去趟洗手间,不是起飞就是降落,确实够麻烦。
像不像飞机跑道(图片来自网络)
真正的飞机跑道(图片来自网络)
见到这样的户型,室内设计师往往有种无力感,表示解决不了。
这不怪建筑设计单位的建筑师,他们操心的大数据太多,什么容积率户型比、组团什么的,这种小尺寸问题确实没精力深入。
我觉得他们有精力也不要深入,如果建筑师把户型设计的比较深入,那广大家装设计师还怎么跟进设计啊,不是得纷纷失业!
因此我个人非常感谢兄弟单位,感谢赏口饭吃。
我们再看一看另一口饭,也够喷饭的。
图A:红色是洗手间,要进卧室必过洗手间(赫庭提供)
回卧室,必须要经过洗手间(如图A)。
就是从洗面台前过,才能进到自己的卧室。
这个比较魔幻的格局,一百平方左右的房子里经常出现。每天夜里这间卧室的人出去,都得先在镜子前过一下,也不怕里面影子吓住自己。
有个美女客户对我说她就爱照镜子,这一出卧室就有镜子照,怪美。
我说别人去洗手间,每次都要从你卧室门前过美不美;别人刷牙时你一开门就能碰到,美不美。
美人就蹙眉,陷入沉思。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卧室门堵上,找另外的地方再砸一个门出来。这个新开的门不是在客厅就是在餐厅,虽然有点尴尬,但总比开在洗手间好多了。
我跟同行开玩笑说,能设计出这种格局的,肯定设计过那种带环卫工人小屋的公共厕所,工人小屋的门就开在厕所里,方便工人打扫便池什么的,非常体贴的设计。
最近流行双卫生间户型,不但四室两厅两卫,有的甚至三室两厅也两卫!本来卫生间就不受大设计院和开发商待见,这变多了依旧不受待见。
也对,小三再多她也是小三儿,成不了大太太。
于是暗卫出现了。
不少暗卫设置在整套房子中间,等于说客厅餐厅厨房卧室都是围绕着这个卫生间布置的,这间暗卫的核心地位可见一斑(见图B)。
图B:原始户型图,中间红色的就是暗卫(赫庭提供)
能把卫生间(而且是暗卫)地位抬高到如此地步,我所知道的只有印度人了,不,印度有钱人。
印度有钱人的住宅它不是客厅大,它是洗手间多,洗手间数量彰显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因为印度老百姓家里绝大多数都没有洗手间,并且印度街头的公共洗手间也少的可怜,于是“物以稀为贵”的属性就加到了厕所头上,这么贵重的洗手间在有钱人家里一定要多。
估计在这些豪宅里至少会有一个洗手间会设计在非常显眼的地方,类似豪车的车标,锃亮耀眼。
我们的开发商深得印度富豪真传,专门把暗卫设计在房屋中间,我称之为“阿三风格”。
看来洗手间从小三升级到阿三,只需要一个暗卫。
印度孟买一座住所的主卧洗手间(图片来自网络)
我对暗卫的看法跟悍妇对小三的看法一样:零容忍。见到暗卫就是连敲带砸,拆之而后快,实在拆不了就变性,把它变成衣帽间或者储藏室。
别给我说开发商样板间里的暗卫多好多好,你看见样板间的服务人员了吗?你看见暗卫的抽风设备是什么功率吗?这些配置都不是家装配置。
一句话,样板间就是样板戏,你买房是过日子,不是演戏。
我这么痛恨暗卫,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源于图B这个案子。
这是客户买的二手房,原来的主人也就是前任,确实保留了房屋正中间的这个洗手间,为了不让它那么显眼,前任就让装修工人在这个洗手间外围打了不少到顶的柜子。这些柜子我现在这个客户不喜欢,就让拆除工给拆了,拆的时候才发现,这些柜子的背板,挨着洗手间外墙的那一面,都变黑变糟了。
这是经年累月的潮湿造成的霉变。
问题是前任对这个暗卫按照标准工序做了防水处理,它的潮气没理由从墙体渗出来啊。
我问了一个有工地经验的老工长,老工长说暗卫就相当于火车的闷罐车厢,里面空气不流通,因此潮气就久聚不散……讲了一大堆包括人工排风系统的风压差什么的。
简单说就是暗卫的除湿换气解决起来非常麻烦,解决不到位的话会影响周边的房间。
“尤其是味道,夏天时一个人上这个暗卫,估计全家人都能闻到。”老工长一句话让我坚定了改掉这个洗手间的决心。
最终这个暗无天日的洗手间被拆除,在另外一个地方我又加了一个带窗户的洗手间(如图C)。
图C:左边红色是改造前暗卫的位置,右边红色是新建洗手间位置,原有暗卫拆掉了(赫庭提供)
最终客户接受了这个方案,还说不用一进家门就对着洗手间墙了,对着的是几簇业主喜欢的高大植物,配合一根柱子组合成景观,当入户屏风。
除了洗手间的位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洗手间本身尺寸的问题更多,最常见的就是尺寸不够。我这个不够的意思是使用起来非常憋屈,而不是说洁具能放进去就叫尺寸“够”。
不少洗手间会让我想起当年绿皮车厢的洗手间,勾起不快的回忆。虽然两者差别很大,可那种局促感是类似的,关键是家里这个局促感是日常,不是坐火车才有。
绿皮车厢的洗手间(图片来自网络)
造成这个局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客厅面积占比太大,挤压了洗手间的空间。这个前面章节说过,不再赘述。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洗手间重视度不够。这牵扯到洗手间功能分析以及如何优化改造,属于设计方面的事情,今后的连载里会有专门的篇幅谈洗手间设计。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洗手间,甚至不止一次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一套房子的标配是每个卧室都有一个独立的洗手间。
听上去很豪华,好像根本不是标配。
实际就我经手的户型中,一百平方的房子如果好好筹措一下,很多还是可以再安排一个洗手间进去的。这样就有两个洗手间了,一大一小,一主一次。
小的洗手间甚至可以没有淋浴,就是洗面台和坐便器,甚至洗衣机也可以安置到这里。大的洗手间干湿分区。这样早上起来可以三个人同时使用洗手间,不至于有排队现象。
增加洗手间这个工作,应该由开发商委托设计院来完成,交给家装设计师的话,很多家装设计师会说:
“您买的这个户型就够安放一个洗手间的,反正也够用。”
或者说:
“每天早晨起来不想跟排队洗脸的话,您可以去厨房洗脸啊,我厨房给您设计个挂毛巾的地方。”
…………
因为通过装修改造增加洗手间,确实是一件复杂而且冒险的事情,大部分设计师会去规避这方面改造。
关于洗手间户型就暂时说这么多,下一次说一说“厨房洗剪吹”。
作者简介:赫庭,老郑州李家绸布庄之后,几十年没咋离开过郑州。毕业后光顾着搬砖做装修设计了,现在没事就写点文字,不多,就是消遣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