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是选择性缄默症的5种特征 [复制链接]

1#

我原本是如此正常的小孩,但每当我进入到一个人多或陌生的环境的时候,我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与恐惧,我害怕的无法开口说话,甚至身体僵硬的无法动弹。今天讲讲选择性缄默。选择性缄默是一种对特定社交产生极度焦虑的情绪障碍,它是焦虑症的其中一个分类,在之前专讲焦虑症的里有提到,强迫症、恐惧症、恐慌症、PDSD还是社交恐惧症都是属于焦虑症的分类。而选择性缄默其实也一样,它是焦虑症的一个分类,因为不是常见类型,所以当时我们有特别提到选择性缄默英文为selectiveMutism,这里的选择性是指特定的情境或对象,缄默则是指闭口不言,沉默寡言。也就是说患有这种症状的人通常是小孩,有正常说话与互动的能力,但会在选定或特定的社交情境下突然变得持续的沉默,安静不语。最显见的特征就是小孩在学校和家里的反差。小孩在家里是无比的好动活泼,永远有说不完的话,不过一旦在学校课堂上,他就变得好像不会说话了,甚至身边的同学都没有听过他的声音,不管是老师点名,在课堂上念书,同学的问候,他一律不做回应,身体也几乎不动,旁人看他就像个木头一样定在那里。

而这种突然的哑巴状态大多是患者非自愿的,是因为他们极度的焦虑与紧张,导致了身体冻结,喉咙缩紧无法回应说话的状态。即使没有人再问他问题,他依然在这个环境感到无比焦虑。因此会发现他在学校的动作都很小,可以说是不移动,不吃饭,不喝水,甚至连厕所都不会去。因为不敢提出要求,一整天就像个木头人一样呆在那里直到放学,然后一回到家又变回正常小孩。事实上,他们选定缄默不是针对学校或家里还是什么其他地方,更多的是关于人。比如在家里原本小孩可以自在的说话,如果父母的朋友突然来访,小孩就会躲到房间里,如果要求与叔叔阿姨见面,小孩就会突然不说话了,即使父母让小孩叫人,他也不愿意开口,这种状态比较罕见大多人也对选择性缄默不了解,因此大众都以为他是腼腆怕生。而面对成人的选择性缄默,患者只是认为他是内向害羞的关系,但其实并非他们害羞或怕生,而是他们有选择性缄默的症状。

根据目前相关研究统计,选择性介末在全球人口占比少于1%,大多数是在两至四岁的儿童开始出现,不过由于缺乏观察的环境与其他原因,通常会等到入学后才会被发现,而一般到了六至八岁才得到专业的帮助。另外,根据同为选择性缄默的研究者和患者卡尔萨顿的观点,在幼同时期,每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选择性缄默,到了青少年时期则降为每人中有一人。而选择性缄默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大约是2:1。那要怎么知道身边是否有选择性缄默的人呢?

这里分享一个我在Quora网站看到的选择性缄默患者的新生故事分享,提供大家更多的角度了解他们。他是以匿名的方式分享,为了方便理解,我姑且把它叫做艾玛好了。艾玛从三岁起就患有选择性缄默症。在成长过程中,艾玛在家中是个非常活跃的孩子,不管是爸爸妈妈、姐姐还是妹妹都认为艾玛是个疯狂的小孩。不过在其他人眼中,艾玛却是个哑巴的木头。艾玛在家外日常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你会手语吗?为什么你不说话?然而遇到那些非常淘气的孩子,他们则会毫无顾虑的对艾玛说尽难听的话,因为他们知道艾玛不会回话,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当有一天艾说话了,尽管声音非常小,非常弱,他们都会惊讶的说,原来你会说话。

这让艾玛感到更加尴尬和焦虑,从此变得在他们面前更说不出话来了。有时父母的朋友来访,艾玛很快就躲进了房间,出于礼貌母亲会命令艾玛出来见客,不过艾玛也只会静静的呆在一旁不回话,也不主动说话。这让父母非常生气,认为怎么自己教出了这么没礼貌的孩子,平时是多话的小孩现在却故意不讲话。但事实上,不回应并非艾玛的本意,除了家里有人来访外,最让艾玛焦虑的是在学校,当老师和其他同学在问艾玛问题的时候,艾玛感到全身动不了也说不出话来。只是有除了艾玛四个家人以外的人在场时,艾玛就会感到一股强烈的力量紧紧拉着他的喉咙,怎么也发不出声音,只感受到心跳扑通扑通的,眼眶也湿润了。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焦虑,艾玛也不会太多动作,为了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表情也往往只有一号表情,要么维持微笑,要么表情木讷。

在学校里老师认为艾玛是个无动力且固执调皮的女孩,因为她不懂不会问,也没有完成好功课。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课堂上进行同学练习用电脑打字,由于艾玛不知如何打开学习网站,于是盯着电脑桌面整整一个小时,其他同学已经开始练习打字了,老师发现并走的过来问艾玛怎么没叫老师或同学过来帮忙,艾玛仍然什么话都没说,最后老师叹了一口气,然后不知对另一位老师说了什么,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当时艾玛瞬间感到自己一文不值,尤其是老师在称赞对面同学自打的好的时候艾玛却不能。心里默默的想着我就是没办法练习啊,因为我无法开启那该死的网站。让极度焦虑和紧张的原因,艾玛不会提出上厕所的要求,导致他经常尿尿或大便在裤子上,所以他的背包里总是有多余的更换衣物。

种种情况让艾玛在学校里非常困难。不过幸运的是艾玛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善良和理解他的人,然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艾玛对他就像对家人一样不会感到焦虑,两人可以愉快的交谈,这位朋友也一直陪伴在艾玛的身边。现在艾玛已经克服了选择性缄默症,不会像以往那样无法开口说话。虽然艾玛没有分享他克服的过程或是是否有寻求专业的帮忙,但他有提到选择性缄默严重的影响了他的社交能力,虽然现在可以开口说话了,不过他仍然在与社交焦虑战斗着。第一误解是自闭症智力低下。往往有选择性缄默症状的孩子常常会被误认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因为对不了解的人来说,他的表现和大众的刻板印象的自闭症非常相似,比如叫他们都不会回应,不说话。因为焦虑紧张的孩子会变得面无表情,肢体动作僵硬不敢看人。加上选择性缄默也通常在孩童时期发展与发现,因此常常让人误以为是自闭症。事实上,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并没有语言障碍,他们有正常的说话与肢体语言能力,只是焦虑状态让其难以发挥出来,而他们也不是智力低下。选缄的孩子和正常小孩一样,理解和思考能力是正常的,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只要不讲话他们是可以配合抄写、画图等,不过因为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他们的动作可能会比较小,比较慢,而最大的区别是在他们出事时就和正常小孩的行为一样,说话也无比的正常和自闭症的不回应是保持一致的。不过要注意的是选择性缄默是可能和自闭症一起并发的。

第二误解有语言问题,聋哑人士或失语症。选缄患者经常长时间不说话,不做反应,甚至从来没听过他说话,所以人们容易以为他不懂或不会说话,像是失语症或聋哑人士不会说话,也听不见,往往不了解的人就直接在他们面前讨论或批评,让听得见在他们心里感到很尴尬。因此,大家记得如果是选择性缄默,他们是可以听到的。

第三误解他选择故意不说话。在一开始发现这个症状的时候,学者们认为他们是自己选择不说话的,所以过去称为自愿性缄默。但后来发现他们是焦虑而导致非自愿性的症状,就改名为选择性缄默。其实这里的选择性要表达的是选定或特定是什么情境下,而不是选择要不要说话。要记得选择性缄默大多是焦虑导致身体冻结,喉咙锁住,想说说不出口的情况。

第四误解是内向、害羞、怕生。选缄的小孩或成人常常表现是一副内向、害羞、怕什的样子,所以被大众误解是常有的事。首先,内向根本不等于害羞,所以如果当了解内向的定义,就知道根本和选择性缄默毫无关系。至于害羞怕生也是可以分辨的。每个人接触到陌生的环境或人都会感到些许的担心或害怕,这些许的担心或害怕就是所谓的害羞。然而对待同一个人、事物的陌生感或害羞感是不会长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熟悉后就会变得自然,有的人快熟,有的人慢熟,因人而异。然而选择性缄默的担心焦虑是持续长时间的,即使重复接触长达一个月或以上都还是一样的表现,如果没有通过治疗改善,通常都会带到成人阶段,所以并不是长大就好了的情况。另外,害羞的孩子通常不会难以回答好像是年龄、姓名等基本的问题,但对于选缄的小孩,即使简单的询问都无法自然的应答。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DSM第五版,选择性缄默的诊断标准要符合以下五项,第一,在被其他讲话的特定社交情况下,例如学校持续的不能讲话,然后在其他情况下能够讲话。第二是困扰妨碍了学业、职业成就或社交沟通。第三,此困扰的持续时间至少一个月,不限入学的第一个月,第四,不能讲话的原因不能归因于对社交场合所需使用的语言缺乏了解或感到不适,第五,此困扰无法与沟通障碍症如儿童期初发型语畅障碍症做更好的解释,且不仅是只发生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思觉失调症或是另一精神病症的病程中。当然,以上只是给大家初步了解,并不能作为自我诊断,真正的还是要由专业人士为准确。

那如果关于孩子有以上症状的倾向,当然最好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忙。站在家长的角度可以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