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冠心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重磅发布 [复制链接]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涉及供应心肌血液的动脉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腔狭窄或斑块形成甚至破裂、完全堵塞,限制或完全中断了心肌的血液供应,引起临床上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情况。冠心病早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心脑血管病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开始蔓延。充分认识冠心病以及该病带来的巨大疾病负担,对进一步研究防治策略意义重大。本方案适用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的冠心病患者。

一我国冠心病的现状

(一)患病率。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冠心病的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年到年冠心病死亡率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年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86/10万,农村居民为98.68/10万,与年(93.17/10万、68.62/10万)相比均有所上升。城市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二)发病率。冠心病起病隐匿,缺少简便易行的筛查方法,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率的研究仅限于急性冠心病事件(包括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事件、冠心病猝死和慢性冠心病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MONICA研究(多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决定因素的监测研究)显示,80年代后期,我国安徽、山东等16个省市35-64岁人群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男性为3/10万至/10万,女性为1/10万至40/10万,地理分布差异较大,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三)冠心病患者情况。根据《中国心血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卒中患者至少万,心肌梗死患者万。每年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接近50万例,其中绝大部分患者经过血运重建治疗病情平稳后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观察和管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冠心病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对于保障患者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冠心病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

(一)目标。充分发挥分级诊疗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和规范遵嘱治疗,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使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

(二)路径(如下图)。


  

(三)双向转诊标准。

1.医院的标准。

(1)社区初诊或者社区管理的冠心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及时医院救治:

①首次发生心绞痛;

②无典型胸痛发作,但心电图ST-T有动态异常改变;

③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胸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对胸痛缓解效果不好,活动耐量减低或伴发严重症状;

④反复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有或无ST段压低,但有明显心衰症状或合并严重心律失常;

⑤胸痛伴新出现的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⑥首次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新近发生或者可疑心力衰竭;

⑦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⑧不明原因的晕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⑨出现其他严重合并症,如消化道出血、脑卒中等需要进一步检查者;需要做运动试验、核素成像检查、超声心动图、冠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者。

对于病情较严重、风险较高的患者应当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条件下,及时转诊至有冠心病急症救医院救治。

(2)社区管理的冠心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当医院进一步治疗:

①抗血小板、抗凝药物需要调整;

②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达标困难或有不良反应,需调整药物;

③血糖及血压等重要危险因素不能控制;

④稳定期患者每半年至1医院进行病情评估。

(3)对具有中医药治疗需求的冠心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当转诊:

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进行冠心病中医辨证治疗或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等治疗措施。

②经中医辨证治疗2-4周后,心绞痛发作未见明显改善。

2.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

符合下列转诊条件的患者,可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接续性治疗:

(1)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尚不需要介入治疗等;

(2)已完成血运重建治疗(冠脉介入或搭桥手术),进入稳定康复期;

(3)症状相对稳定,无明确冠心病直接相关症状。

(4)经中医药治疗,病情稳定,已确定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或中成药治疗方案者。

三冠心病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

(一)冠心病筛查。

1.机会性筛查:在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心电图异常表现者;健康体检、单位医务室等偶然发现心电图异常。

2.重点人群筛查:35岁首诊行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易患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查心电图,必要时可行活动平板检查或冠状动脉CT检查。

(二)冠心病诊断与评估。

1.病史采集。

(1)病史:发病年龄,主诉症状与伴随症状,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反应。重点询问有无活动时胸痛、胸闷或胸部不适;有无静息发作胸痛、胸闷或胸部不适;发作时间是否较前延长(是否≥20分钟);发作时是否伴有大汗、恶心等情况;近期活动耐量是否下降,发作频率是否增加;是否有心肌梗死病史、支架置入史、冠脉搭桥术病史。

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的主要临床特点包括:

①诱发因素:多于活动时发作,饱餐、遇冷空气、情绪激动及晨起更易发作。

②疼痛位置:典型的心绞痛多位于胸部正中的胸骨后和(或)左胸(心前区),可向后背部、左肩、左臂、左手手指,及颈、咽、下颌放射,位置多固定。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痛或者咽部紧缩感,此类症状应予以重视。

③疼痛性质:心绞痛多为紧缩、压迫或烧灼感,也可表现为闷痛,伴有紧张和濒死的感觉,多伴出汗。

④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一般小于20分钟。

⑤缓解方式: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休息可缓解,如发作时服用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可缩短发作时间。

(2)既往史:了解有无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病史。

(3)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等),体力活动,女性患者是否绝经,已婚女性注意询问避孕药使用情况。

(4)家族史:询问早发冠心病、猝死、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等家族史。

(5)社会心理因素:了解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等社会心理因素。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神志状况、面容,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

(2)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心律、心脏杂音等。

3.检查检验。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主要评价ST段抬高或者下移;

(2)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等;

(3)超声多普勒心动图:了解心脏大小、结构与功能;

(4)运动平板或者运动核素检查;

(5)冠状动脉CTA;

(6)冠状动脉造影。

4.高危患者的识别。

冠心病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需紧急处置:

(1)持续胸痛伴有大汗或者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神情痛苦、烦躁不安,有濒死感或淡漠;

(3)面色苍白、呼吸急促;

(4)心率过快(≥次/分)或过慢(≤50次/分);

(5)血压过高(≥/mmHg)或过低(≤90/60mmHg);

(6)心电图提示有2个或2个以上的导联ST段降低或抬高,或者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及Q波。

5.排除非心绞痛的胸痛。

非心绞痛的胸痛主要表现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续几个小时至几天的闷痛;疼痛部位点状而非片状分布,可以用一、二个手指指出疼痛的位置;疼痛多于劳累后而非劳累中出现;与呼吸或者其他影响胸廓的运动有关;可被其他因素转移,如交谈可使胸痛减轻;含服硝酸甘油在30分钟以后方能缓解或者不缓解等。

6.冠心病分型。可分为5型,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

(1)心绞痛:由心肌缺血引起,主要以胸部不适为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多在劳累时诱发,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2)急性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急性的完全或者次全闭塞所致。

(3)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无临床症状,但心电图与既往比较有明显改变(如ST段明显下移或抬高),15-20分钟后复查心电图多改善或恢复正常。

(4)缺血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化(或称硬化)。心肌因长期血供不足而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心脏纤维组织增生。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5)冠心病猝死: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主支突发闭塞(通常由冠状动脉固定狭窄基础上血栓形成引发,部分为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导致急性大面积心肌缺血和坏死,并可并发心脏电生理紊乱,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纤颤)。其次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壁变薄,导致心脏破裂。

7.冠心病病情评估分类。结合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特点,根据冠心病严重程度,分为稳定期和危重期冠心病患者。

(1)稳定期冠心病患者。主要包括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

①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分级。采用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劳力心绞痛分级标准,分为四级:

Ⅰ级:一般日常活动,例如走路、登楼不引起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剧烈、速度快或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时。

Ⅱ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快步行走、登楼、餐后行走、冷空气中行走、逆风行走或情绪波动后。

Ⅲ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平路一般速度行走时。

Ⅳ级: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患者不能作任何体力活动,但休息时无心绞痛。

②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无临床症状,多在做动态心电图(Holter)时发现;心电图与既往比较有明显改变(如ST段明显下移或抬高),15-20分钟后复查心电图多改善或恢复正常。

(2)危重期冠心病患者。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患者。

①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三个阶段:

Ⅰ: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劳力性心绞痛加重,心电图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时ST段下移≥1mm,但持续时间20分钟。

Ⅱ:近1月内反复出现心绞痛、静息状态下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后仍有心绞痛发作,心电图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时ST段下移≥1mm,T波倒置>0.2mV,或有病理性Q波,但持续时间20分钟。

Ⅲ:48小时内反复发作心绞痛,心电图伴一过性ST段改变(>0.5mV),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或出现持续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20分钟。

不稳定心绞痛可分为5种类型(表1)。

表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型

②急性心肌梗死。

i.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持续、严重心绞痛,疼痛较前发作时剧烈;发作时间≥2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症状缓解不明显;常伴大汗,濒死感;可有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力衰竭等表现。

ii.心电图表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现病理Q波、高尖T波、ST段抬高、T波双向或倒置,并有动态演变。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病理性Q波、无ST段压低、无T波倒置,也可有动态演变。

其它:新发或疑似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

iii.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心肌酶升高。

③冠心病猝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或者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短暂的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

i.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严重胸痛,伴呼吸困难,数分钟之内出现意识丧失。

ii.心电图:可表现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电机械分离,甚至变为直线。

(三)冠心病的中医诊断与分型。

遵循中医药“四诊合参”的原则,采集患者的病史、症状与体征、舌脉诊等信息,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胸痹心痛”诊疗指南(ZYYXH/T17-),把握冠心病基本病机进行中医辨证。冠心病的常见中医证型如下:

1.痰阻心脉证:胸闷重而心痛轻,伴有身重困倦,脘痞纳呆,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2.气滞心胸证:胸痛时作,痛无定处,时欲太息,情志抑郁可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弦。

3.心血瘀阻证:心胸疼痛,心痛如刺,痛处固定,入夜更甚,唇舌紫暗,舌有瘀斑,苔薄,脉涩或结代。

4.寒凝心脉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感寒痛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

5.心气亏虚证:心胸隐痛,气短心悸,动则益甚,神疲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6.心阴不足证:心胸隐痛,五心烦热,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7.心肾阳虚证: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神倦怯寒,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迟。

四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一)健康生活方式。

1.戒烟限酒。

2.低脂低盐饮食,减少膳食脂肪,营养均衡。

3.适当体育锻炼。

4.控制体重。

5.保持心理平衡。

(二)药物治疗。

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硝酸酯类药物: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3.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

4.β-受体阻断剂:氨酰心安、倍他乐克等;

5.血脂调节药物: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非诺贝特、烟酸等;

6.ACEI/ARB:卡托普利、氯沙坦等;

7.其他药物:利尿药物、补钾药物、抑酸药物等。

(三)血运重建治疗。

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结合使用血栓抽吸术、斑块旋磨术等。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CABG)。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或者患者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在针对并发症手术同期行冠脉搭桥术。

介入治疗和外科冠脉搭桥术治疗后,患者仍需要接受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

(四)冠心病急症的治疗。

冠心病急症即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对于冠心病急症患者,应当尽快转医院进行积极、规范治疗。

1.不稳定性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原则相同,以药物治疗为主,对部分症状不能控制或者临床评价为高危的患者需行介入治疗。

2.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即进展型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治疗原则为尽快明确诊断,尽早、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的动脉,最大限度地保护心肌,从而保存心功能。

(五)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病”范畴,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根据中医学“未病先防”的指导思想,可对冠心病高危人群进行中医药干预,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针对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临界病变、支架术后、搭桥术后以及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经常规西药治疗后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可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胸痹心痛”诊疗指南(ZYYXH/T17-),结合患者中医辨证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1.辨证论治

(1)痰阻心脉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加减;

(3)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加减;

(4)寒凝心脉证: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心气亏虚证:保元汤加减;

(6)心阴不足证:生脉散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

2.其他治法

(1)针刺;

(2)穴位贴敷。

五冠心病患者的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任务是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控制危险因素。

(一)患者处理。

1.建立冠心病患者病例管理档案。

2.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

(1)建议患者戒烟、控制饮酒。

(2)建议患者控制正常体重(正常BMI在18.5~24kg/m2,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3)建议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

(4)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3.健康教育。

(1)疾病基本知识,如告知患者急性加重的症状,指导患者在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

(2)家庭保健知识,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进行规律适度的体力活动

(3)药物使用知识。

(4)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4.药物治疗。

(1)无药物不良反应者,维持目前药物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反应,督促患者每月随访。

(2)告知患者在服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冠心病药物治疗是长期治疗,切忌症状好转自行减药或停药。

(4)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并协医院,并在1周内随访。

(5)针对具有中医药治疗需求的患者,每月进行一次中医辨证,根据辨证结果调整处方用药。

(二)冠心病的预防。

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减少或控制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是中老年人应当进行的主要预防。二级预防是对已患冠心病的患者,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措施,预防疾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1.一级预防。

(1)控制血压。

(2)合理饮食结构及热能摄入,避免体重超重。防治高脂血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

(3)戒烟、控制饮酒。

(4)积极治疗糖尿病。

(5)饮用硬水,软水地区应当补充钙、镁。

(6)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

(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病情稳定患者,建议每日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天。

2.二级预防。常用药物包括降脂药、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中医药和备用急救药物。

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

一、建立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

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疾病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医院诊疗情况,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和定期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其中,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稳定患者病情,根据自身技术能力提供诊疗服务或转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

签约团队至少包括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四、明确分级诊疗服务流程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服务。

签约服务流程:接诊患者并进行初步诊断→在诊疗能力范围内的,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判断是否能够纳入分级诊疗服务→对可以纳入分级诊疗服务的,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签约→建立专病档案→按签约内容开展日常治疗、体检、健康管理。

上转患者流程:全科医生判断患者符合转诊标准→转诊前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根据医院层级→联系医院→医院专科医师确定患者确需上转→全科医生开具转诊单、通医院共享患者相关信息→将患者医院。

(二)医院服务流程。为病情危重的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服务。

初诊患者流程:接诊患者并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给予患者积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判断是否能够纳入分级诊疗服务→可以纳入分级诊疗服务的患者转至基层就诊→定期派专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巡诊、出诊,对分级诊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接诊上转患者及下转流程:接诊患者并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患者经治疗稳定、符合下转标准→转诊前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医生开具转诊单、通医院共享患者相关信息→将患者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转自:国家卫计委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