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京ECMO文献谈丨生的希望ECMOC [复制链接]

1#
设计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

西京团队翟蒙恩

/4/21

院外心脏骤停(OHCA)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尽管CPR技术不断普及,复苏领域取得了进展,但接受常规心肺复苏(C-CPR)治疗的患者的存活率仍然很低,且许多幸存者有持续的神经系统损伤。在C-CPR10分钟后,OHCA后的存活机会开始迅速下降。35分钟后,只有不到1%的患者能够恢复自主循环(ROSC),并存活下来,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因此,在部分选定由于潜在可逆原因导致的难治性OHCA患者中,最新指南建议考虑ECMO支持下的心肺复苏(E-CPR)进行救治。

在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中使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最早提出是在年。近年来,在CPR过程中,VA-ECMO的快速介入即E-CPR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难治性OHCA。虽然E-CPR对于C-CPR救治不能恢复自主循环的心脏骤停患者是一种有前途的救治手段,但其作用尚未明确阐明。同时,对于通过C-CPR可能实现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过早的E-CPR介入可能会将患者暴露于具有显著额外风险的高侵入性和昂贵的ECMO救治。然而,延迟E-CPR可能会降低其潜在益处,并增加大脑和多器官损伤的风险。此外,E-CPR的使用率提高是否增加了幸存者中神经损伤并发症的数量,目前也尚不清楚。

一些观察性研究提示,与C-CPR相比,E-CPR可提高OHCA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预后。然而,也有研究显示E-CPR对生存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获益。这种不一致的结果可能反映了纳入研究的高度异质性和不同的选择标准,导致生存率在15%到50%之间高度可变。最近,两项小型、单中心、随机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通过文献收集,对随机试验和倾向评分匹配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E-CPR与C-CPR相比对OHCA成人患者的生存和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

本文检索了截至年11月28日的PubMed、EMBASE和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获取了报告倾向评分匹配数据的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并比较接受E-CPR与C-CPR抢救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是在最长的随访中存活并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预后的情况。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最长随访时的生存率和出院时/30天的生存率等。

经过文献筛选,本文共纳入了六项研究,包括两项随机研究和四项倾向评分匹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受E-CPR患者的比常规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更高,神经系统预后更好(81/[14%]vs.46/[7.8%];OR=2.11;95%CI,1.41–3.15;p0.),并且长期生存率也更有优势(/[22%]vs./[17%];OR=1.40;95%CI.1.05–1.87;p=0.02)。(见下图)。两组的出院/30天生存率相似(/[24%]vs./[21%];OR=1.26;95%CI,0.95–1.66;p=0.10),没有显著差异。

01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森林图

?

02

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

结论

来自随机试验和倾向评分匹配研究的证据表明,使用E-CPR治疗难治性OHCA患者可以提高生存率,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预后。然而,重要的是确定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E-CPR中受益。目前,尚需要大型、多中心随机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参考文献

院外心脏骤停体外心肺复苏:随机和倾向评分匹配研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ScquizzatoT.ArtifOrgans.;46:–(文末点击查看原文)

译者观点

ECMO的应用增加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指南也将该方法作为重要推荐。本文总结了以往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了应用E-CPR对难治性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可以提高生存率,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神经系统预后。虽然结果令人鼓舞,我们在救治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多了一种可靠的手段,但ECMO心肺复苏在院外应用仍有很多困难:包括装备的问题,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应用环境的问题等。更加便携的ECMO装备,更多的专业ECMO人员和技术培训将有望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总体上,既往研究的样本量有限,结果仍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明,但此类研究开展成本较高,受很多客观条件限制。我们现实需要做的工作是进一步推进新型ECMO装备研发,适应现场救治需要,降低救治装备及耗材成本,并大力发展ECMO专业人员培训,从而使ECMO为代表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团队简介

医院心血管外科体外生命支持团队,长期致力于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装备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内较早开展ECMO及心室辅助支持技术等,年完成各类ECMO治疗近百例,开展各类ECMO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建立了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研发中心,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培训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专家简介

刘洋

空**医大学医院

心血管外科博士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微创结构性心脏病组组长

ECMO团队负责人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专注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及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研发。先后开展微创介入瓣膜病修复及置换术,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封堵术等多项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新技术。并致力于新型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装备研发。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著70余篇,其中SCI论著28篇;主持*队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队及省部级课题各3项;参加“”重点课题,“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13项。获国家专利11项;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8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先后获得美国ASAIO青年医师奖,欧洲Euro-ELSO青年研究者奖,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杏林奖,树兰卓越工程青年医师资助计划,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Lillehei奖学金及厄尔巴肯奖学金。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委员,医院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陕西省工作委员会委员。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