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2日,在中国结构周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会议手术转播环节,医院罗建方教授与李捷教授医院陈秋雄教授、王侠教授团队成功挑战存在风湿性瓣膜损害及大瓣环径、大左心室流出道等特征的重度主动脉瓣反流,顺利植入VenusA-Plus瓣膜一枚!凭借着优异的可回收设计,VenusA-Plus瓣膜使得术者在遇到瓣膜植入位置不佳等情况时,通过及时的瓣膜回收实现瓣膜重新定位及形态优化,使得上述主动脉解剖结构所带来的瓣架难以锚定、瓣膜容易移位等难题迎刃而解,实现了手术的圆满成功,并再一次验证了VenusA-Plus卓越的临床应用疗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回顾这场手术之中的精彩亮点,以及转播环节线上专家们围绕手术细节/该款可回收瓣膜特点的卓越思考性的讨论内容!病例描述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心功能IV级
CHINASTRUCTURALWEEK
患者男性,66岁,甲亢病史10余年,主诉反复气促2月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天。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主动脉瓣口收缩期见喷射状蓝色彩流进入升主动脉,峰速3.8m/s,平均跨瓣压差30mmHg,峰值跨瓣压差57mmHg,主动脉瓣口舒张期见大量红色彩流返回左室流出道,RIA12.6cm2。初步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中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阵发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内血栓形成;肺动脉高压(中度);胸腔积液;右下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功能不全。
术前CT结果显示,主动脉瓣瓣环平均直径26.9mm,瓣环面积.5mm2;左室流出道平均直径28.5mm,面积.2mm2;左冠开口高度22.1mm,右冠开口高度17.2mm;主动脉窦大小37mm*36mm;STJ31.8mm,升主动脉33.5mm;左右窦之间有小的钙化点,右无联合部有点钙化融合,瓣环、瓣叶轻微钙化;入路可。
手术过程
“可回收”功能助力实现瓣膜精准释放
CHINASTRUCTURALWEEK
选择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桡动脉为辅入路,经桡动脉入路送入猪尾导管至主动脉根部,进行测压及造影;经右侧股动脉入路送入指引导管、导丝,成功跨瓣,建立导丝轨道;最后,穿刺左侧股动静脉、留置6F鞘管,以备用ECMO。
导丝轨道建立沿导丝送入25mm的新一代numed球囊进行预扩张,这是国内首次使用新一代numed球囊,新一代球囊独特的球囊两侧先膨胀的设计,在风湿心患者中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球囊滑动,可以进行充分的预扩张,为瓣膜的植入做好准备。根据造影显示,存在明显腰征,且位置偏高。新一代numed球囊预扩在输送鞘的支撑下,29mmVenusA-Plus可回收输送系统顺利过弓、跨瓣,依照球囊预扩结果及该款瓣膜的可回收特性,“大胆”计划放置瓣膜于偏高位,行主动脉根部造影,调整瓣膜至较佳高度。瓣膜定位定位完成后,以次/min快速起搏,使收缩压80mmHg,缓慢匀速释放瓣膜,当瓣膜释放至2/3时,因出现瓣膜下滑,决定全回收瓣膜。释放至2/3后,全回收瓣膜稍微降低瓣膜位置高度,完成重新定位;右心室快速起搏至次/分,再次缓慢释放瓣膜至2/3处,行主动脉根部造影,瓣膜位置可,但同轴性并不佳,遂决定部分回收瓣膜,然后再重新释放,造影结果令人满意,后快速释放后1/3瓣膜。释放至2/3后,部分回收瓣膜后1/3瓣膜释放瓣膜完全释放后,心脏超声检查提示舒张压仅40mmHg左右,且瓣周漏明显,决定进行25mm球囊后扩张处理;复查心脏超声及造影显示,瓣膜形态良好,且瓣膜反流显著降低,无明显瓣周漏,顺利结束手术。球囊后扩张术后彩超术后造影术后专家点评
CHINASTRUCTURALWEEK
潘文志教授: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风湿性心脏瓣膜损害更为多见。在主动脉瓣疾病领域,风湿性损害主要表现为钙化较轻、瓣膜增厚型的主动脉瓣狭窄/反流。对于具有这一解剖特点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而言,TAVR手术操作确实有着一定挑战性,术中易发生瓣膜下滑等不良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类患者同时具有较大直径的瓣环及左室流出道,瓣膜移位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大,实现良好瓣膜植入效果的难度也会进一步升级。从本例手术来看,在最初的瓣膜定位及释放过程中,随着2/3的瓣膜逐渐展开,并没有寻觅到较为合适的锚定位置,一旦这样完全释放极为可能需要重新再次植入瓣膜。虽然情况如此艰难,但是在“可回收”功能的助力之下,通过第一次的全回收及第二次的部分回收这种反复的调整,VenusA-Plus瓣膜最终植入位置还是令人非常满意,完全释放之后再加以球囊后扩张处理,便显著降低了反流程度、无明显瓣周漏等较为不错的手术效果。
罗建方教授:对于该例患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其年龄仅为66岁;事实上,在TAVR治疗领域,这一年龄并不算太大,患者预期寿命仍较长,如何通过TAVR这种创伤较小的介入治疗手段为年龄偏小,甚至较为年轻的患者赢取更多的获益其实一直是临床医师所不断追求的目标。不同于传统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直视下的手术操作,TAVR更依赖于术前及术中的准确的影像学评估,通过影像手段的充分利用,术者才能更为充分地了解患者的解剖特征。在此基础上,另一需要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