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顺利召开,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委员会主办,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网、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协办,我国心衰领域众多顶级专家医师参加并做了线上分享。本次大会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李平教授分享。李平教授在会议上分享了由医院与心擎医疗合作研发的新型短中期体外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的研发及测试进展。李平教授谈到,心力衰竭是全球近70年持续上升的心血管疾病,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金标准,但供心紧缺使得大量终末期心衰患者在心脏移植前需要得到有效治疗,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已经作用甚微,这时需要机械辅助治疗来帮助患者。传统治疗措施无效的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患者,可短期应用机械循环辅助治疗,通过使用机械循环辅助治疗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脏器有效灌注,改善心功能和降低心脏负荷,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时机。心擎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关键性能可比肩国际医院与心擎合作研发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是用于短期体外心室辅助的完全磁悬浮血泵,在关键性能上可与目前国际上唯一获得FDA和CE认证的雅培的CentriMag产品相比,且在同样血液相容性的前提下,心擎的产品更好用。ECMO在心脏移植中提供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双心室衰竭和呼吸衰竭治疗中,是首选的机械辅助治疗手段,但目前对于ECMO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做出评估,且在应用于急性心衰辅助治疗中,会遇到抗凝血、溶血等问题,现有脱机率和出院率并不高,出院存活率在20%~80%。与ECMO循环辅助技术对比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在心衰治疗方面优势明显它没有膜肺,可以消除膜肺相关的复杂症和并发症;中心插管的方式,也避免了远端肢体缺血的问题;无ECMO逆向血流问题,无需引流即彻底为心室卸载负荷,对心脏恢复更有力;桥接心脏移植的生存率高于ECMO;对于血液的破坏明显减少;护理团队仅需1~2人;所以,对于短期桥接心脏移植患者,体外心室辅助装置可能是更优选择。医院利用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成功救治2例心衰患者?第一例患者辅助治疗9天后成功撤机患者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术后无法脱机,在家属的要求下,医院对患者进行了人道主义救援,通过中心插管方式接入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整个系统平稳运行了小时18分钟(接近9天时间),患者的循环状态逐步稳定,肝肾功能逐步恢复,心脏功能逐步恢复,最终实现撤机,患者出院。?第二例患者辅助治疗12天帮助患者成功过渡到心脏移植31岁女性患者,被诊断为终末期心衰,在等待心脏移植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的辅助治疗,稳定的循环辅助小时38分钟(超过12天)后,患者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术后10小时拔出气管,术后3天可坐起自主进食,术后5天可下床站立活动,整体恢复状态良好。医院与心擎医疗合作研发的我国首个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拥有全流量范围辅助、高血液相容性、安全可靠等优势,并且因为其并发症少、易于管理的特点,更适合中国国情,它能为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患者带来性价比、选择弹性、稳定性更高的过渡性机械循环辅助,且这种专业的机械辅助策略对于优化患者预后至关重要。---------------------END---------------------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大会视频回放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