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心脏瓣膜病,医院的时候,病情的程度都不完全一致,疾病的原因也都不太相同,患者的症状也轻重不一。有的是活动后胸闷,医院救治,发现的心脏瓣膜问题,有的是因其他疾病入院检查的时候发现的,还有的是健康体检发现的等等。很多患者听到医生告诉他们患有这个病的时候,有时很诧异,说我以前好好的,没有这个病啊,怎么突然就得了这个病了,心里承受不了;有些患者觉得病没什么大不了的,能吃能喝,还能日常劳动,不重视这个病,开些药回去了。其实这个病当出现症状出现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病史了,超越了心脏的代偿能力,已不再单纯是心脏方面的病了,很多器官因心脏不好,而因此功能受累,再想治愈的风险就高了很多,甚至没有治愈的机会,最终耽误了治疗。
图片1(来源于网络)
这个病的种类和分型很多,有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及各种畸形瓣膜等病变,单从这几个瓣膜来说,不是专业的学医人士,估计都很难分得清谁是谁。很多患者在听医生的时候,也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所以今天咱们就说一下心脏瓣膜病。看看它的常见类型,手术方式及日常的注意点,为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延缓进展,根治疾病,提供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呢?咱们还是先从先心脏说起吧,心脏其实就相当于人体的输水泵,与泵不同的是,这个泵输送的供应全身的血液。心脏四个小房间组成,房间跟房间的连接有一个门,这个门就是瓣膜。由于心脏一直在持续的跳动,血液由一个房间送到另一个房间的时候,连接的这个门就会开、关一次。保证送的出去,流不回来,一直往前走。如果这门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这个门该关闭的时候关不上或者关不严,就是医生常说的“瓣膜关闭不全”了。同样道理,该开门的时候,不能完全打开,就是“瓣膜狭窄”。
无论狭窄还是关闭不全,无论是主动脉瓣、二尖瓣或者三尖瓣等,程度都是有轻中重,所需要采取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是不一样的。轻度的可以定期的复查,观察有无进展,可以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而中重的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在这里,就着重说一下几种常见的手术方法和生物瓣和机械瓣的问题。
从手术切口的大小和创伤程度上来讲,分为微创和开胸常规做。微创的方法,就是在人体胸部打几个洞,切口小,创伤小,可能平均手术时间相对长些,毕竟手术空间相对有限和靠几个辅助器械,间断操作。开胸做,创伤相对大,愈合周期较长,外观不美观,直接操作,从空间上来讲,手术医生直视下操作,更为便捷。但无论哪种方法,手术的质量还是差不多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殊途同归么。
从是换“门”还修“门”的角度考虑的话,分为成型、修复、置换等。是换门还是修门,是有一定的适应症的,换句话说,门还有修复的价值,可以考虑瓣膜修复或者成型。如果说这个门已经完全坏掉了,那么只能瓣膜置换了。
目前这个瓣膜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生物瓣,应用的生物材料制成的,这类瓣膜主要优点是,半年左右以后,不用天天的吃抗凝药,省去很多繁琐(合并需要抗凝的其他疾病除外);缺点是使用寿命大概15年左右,如果是年轻患者有二次手术的可能性,一般60岁以上推荐使用,价格相对贵一些,但不多。一种是机械瓣主要机械装置构成,相对人体来说,是个异物,需要日常服用抗凝药,终身服用,定期复查血凝指标,从价格上来说,相对便宜些,年轻的患者首先推荐使用。
图片2(来源于网络)
心脏手术是有风险的,同样是有创操作都是有风险的,那么怎么理解医生讲说风险呢?心脏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心脏有问题可导致全身性的器官疾病,同样的,心脏手术也可导致全身性的并发症,同样可导致全身性的病变。心脏手术没有小手术,心脏手术的风险,起点就比较高,手术前医生谈到的各种风险,是曾经无数过来人的经验及教训,也是曾经在别人身上发生过的,只是机率大小不同而已,说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心脏手术就不能做了,而是想告诉大家,这样的手术,患者及家属可能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及风险,既要做好思想准备,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出院后尤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及饮食方式,休息好,绝对要禁烟酒。
二是如果医生给你开了抗凝药,比如华法林等,那么按照要求定期的复测血凝指标。不要怕麻烦,这个很重要,抗凝的效果有时会决定手术的成败,术后的康复。
医院复查,评估术后的康复状况,调整相关方面的治疗。
四是如有其他不适,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