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平健康学与中医理论 [复制链接]

1#

金秋九月,长安鎏金,伴随着秋风中的丝丝凉意,西北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一届心血管创新与转化沙龙顺利和大家见面了。

本次大会以线下结合线上的方式召开,秉承“规范合作精准创新”的主题,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内容涵盖复杂冠心病介入技术、复杂心律失常消融技术、高端起搏治疗技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高血压诊治及介入治疗、介入并发症、心脏康复及护理、心血管创新与转化等多个领域,为广大心血管同道们献上了一道道精彩的学术盛宴。

会议第一天,以云端唐都~手术直播为主。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医院李妍教授携手国内心血管介入治疗专家带来了全天候十余台手术直播,共同探讨介入治疗新理念及实战经验,无论是房颤左心耳封堵,还是冠脉切割球囊、药物球囊等均在直播中一一亮相。

医院葛均波院士亲临导管室现场,对手术过程中的各个要点进行点评,包括穿刺部位、影像学手段临床应用、导管导丝选择、术后管理等等。葛均波院士以身作则,细致入微的对手术各个步骤进行了讲解,这对于参会同道以及线上同仁们开展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先“堵”为快,左心耳封堵手术直播

第一部分医院心内科李妍主任医院储慧民教授团队坐镇,邀请到医院苏晞教授、医院徐亚伟医院陈韵岱教授等重磅嘉宾主持会议。同时,在线上参与讨医院郭*教授、上海医院丁风华教授、上医院宁忠平教授、上海医院医院曾广伟教授共同参与讨论。

李妍教授、曾杰教授:左心耳封堵时机以及术中并发症处理

首先由李妍教授医院曾杰教授团队带来两例左心耳封堵手术演示。李妍教授带来了一例老年男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手术演示,该患者持续性房颤10年余,陈旧性脑梗病史,CHA2DS2VASc评分5分,HASBLED评分4分。超声示左心耳呈菜花状,LA54mm,封堵适应症明确。

术中房间隔穿刺前可见右房有漂浮絮状物,考虑血栓形成,给与全量肝素后,持续监测食道超声右房絮状物消失,撤出导管后发现导管内血栓,重新穿刺确保无血栓后进行房间隔穿刺。针对这个术中小插曲,参会的专家们进行了讨论后一致认为术中血栓形成与患者高凝状态及等待时间有关,常规监测ACT比较安全,此时肝素化的情况下进行房间隔穿刺,应谨慎操作,但也是相对安全可行的。最后左心耳封堵非常顺利,位置理想。

另外一例患者69岁女性,心悸1月余,加重3天入院。诊断: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2级。入院心电图为快速心房颤动(bpm),NT-proBNPng/L,肝肾功能明显异常。心脏超声:LA41mm,EF47%,二尖瓣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食道超声:菜花状左心耳,未见血栓,°开口2.50cm,深度2.97cm。入院后心衰对症治疗,NT-proBNP降至多,CHA2DS2-VASc评分4分,HAS-BLED评分2分,考虑患者栓塞风险高,房颤复发因素多,经过团队讨论后决定行左心耳封堵。

术中造影示左心耳为菜花状,深度和宽度均在22mm左右,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封堵器缓慢释放,在储慧民教授“钢珠法”的指引下顺利完成手术,超声及造影提示封堵器大小合适,残余分流少。在手术过程中,参会专家针对左心耳封堵术前超声和造影评估的利弊、术中封堵器位置的选择等关键问题也进行了激烈讨论,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曾杰教授还在现场分享了《房颤患者进行左心耳封堵的时机选择》,左心耳封堵术在临床选择上可分为五类:1.作为口服抗凝药不能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2.高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患者;3.口服抗凝药达标时仍然出现卒中的患者;4.能耐受抗凝药物,更愿意接受LAAC治疗的患者;5.房颤导管消融或二尖瓣钳夹术的同时进行LAAC。曾杰教授表示,随着左心耳封堵术的深入开展,临床研究的逐渐增多,其临床获益会逐渐得以体现。

储慧民:LOVE术式下高难度左心耳封堵一例

最后,储慧民教授团队也带来了一例高难度病例ICE指导下LOVE术式进行左心耳封堵,该患者持续性房颤6年余,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CHA2DS2VASc评分4分,HASBLED评分3分,左心耳开口25mm,深度21mm。采用ICE指导下的LOVE术式,通过“三轴六向法”即前后、左右和上下三个方位用超声进行成像,全方位测量左心耳大小,选择最佳的封堵器,完美释放封堵器,然后通过ICE测量,封堵器位置满意,残余分流小,结束手术。术中,储慧民教授还分享了ICE探头通过房间隔技巧以及术中封堵器的释放等非常实用的技巧,详细解读LOVE式要点。他强调,LOVE术式要求术者既要对心腔解剖结构了如指掌,又需要对ICE的使用熟练程度有极高要求,因此对术者是极大的考验。传统左心耳封堵术中往往用经食道超声进行左心耳状态评估,患者有很强烈的不适感,而基于LOVE术式的评估则采用心脏内超声进行,在更加全面地进行评估的同时,还能很好的解决食道超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一项由储慧民教授首先提出的术式也在全国越来越多的中心推广开来,造福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

特殊器械使用,助力复杂病变PCI

第二部分医院郭万刚教授、薛玉生教授团队和西安医院白晓君教授和赵林教授团队带来。医院王伟民教授、首都医科医院金泽宁教授医院沈成兴教授参与线上主持,中医院钱杰教授、赵杰教授、崔锦刚教授、医院冯旭阳教授医院仇玉民教授参与讨论。郭万刚教授带来了一例老年男性支架内再狭窄病例,该患者3年前因胸闷、胸痛入院,行冠脉造影提示LM、LAD及LCX重度狭窄,并于LAD及LCX植入3枚支架,1月前症状再发,造影提示支架内再狭窄。针对下一步的处理策略,现场专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仇玉民教授认为该患者前降支开口和回旋支开口严重支架内再狭窄,并且是分叉病病变,如果再做支架,再狭窄可能性大。可以采用切割球囊+药物球囊进行处理,另外,影像学如IVUS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牛晓琳教授也认为影像学的支持非常重要,首先病变为分叉病病变并且发生了两支血管的严重支架内再狭窄,因此IVUS指导,明确支架内狭窄情况非常必要。另外,IABP支持,或者激光等特殊器械的使用也值得探讨。沈成兴教授认为,基于该患者病史及影像学特点,该支架内狭窄更倾向于内膜增生,可以使用切割球囊后再使用药物球囊。术中使用激光消蚀术联合药物球囊成功开通病变,术后效果满意。另外,白晓君教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例高难度CHIP病例,该患者既往右冠心梗植入支架,LAD近中段闭塞未开通,1月前RCA近段支架内血栓,植入药球。根据造影,右冠中段残余狭窄比较重,前端有夹层,充分讨论后决定先处理右冠,另外,因为前向钙化病变严重,侧支循环条件也不佳,因此针对CTO的策略展开了充分讨论。

介入无植入,少即是多

最后一部分的病例分享由医院邱春光教授、医院王海燕教授带来。医院陶凌教授做药物球囊的主题发言,并与新疆医院杨毅宁教授、医院李建平医院寿锡凌教授,医院王琼教授、袁铭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史冬梅教授、医院韩战营教授、医院沈桂冬教授和医院张薇教授参与线上主持和讨论。医院陶凌教授也在线上分享了《药物球囊在denovo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与现场专家共同探讨临床经验。首先由邱春光教授带来一例年轻患者LAD次全闭塞病变合并两个对角支分叉病变,既往有陈旧心梗病史,LVEF38%。考虑到患者年轻,秉承着少即是多的理念,决定尽量少植入支架,用药物球囊处理极具挑战。术中LAD远端3.0DCB处理,对角支2.0DCB8atm下60秒进行处理,前降支近段因为钙化和弹性回缩比较严重,综合考虑后植入1枚药物涂层支架治疗。术后造影复查前降支血流恢复,效果满意。王海燕教授团队为大家带来了一例急诊PCI手术直播,该患者急性心梗,入院后启动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行急诊PCI手术,造影提示右冠起始闭塞,左冠重度钙化并狭窄。迅速开通右冠后,围绕后续器械植入话题,参会专家们针对DCB用于急性心梗效果的最新进展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口老龄化发展,心脏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同时,随着技术和器械进步,心血管治疗的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西北心血管病论坛立足西安,辐射西北,影响全国。全天候不间断的手术直播和讨论为会议召开做了热身,大会将继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努力为广大心内科介入医师提供前沿的、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为什么要研究心平健康学

王中平


  提起对心平健康学的研究,还是从我的一段亲身经历开始。那是年冬天在一次乘长途车时,有几个无赖欺负一个老人,当时我20多岁,血气方刚,哪能容他们这样欺负殴打老人,我冲上去要打抱不平,车上的乘客起来劝架,拉着我的两个胳膊,我反倒被无赖打伤,我也和大家一样,面对着当时复杂的社会现象,由于当时自己头脑比较简单,也根本没有自然力这个观点和平衡论的概念,对社会上的这些人、事、物等凭着自己的主观见解,内心不平。结果满肚子的烦恼、窝囊、怨恨和不理解,想到凭自己的一身武艺,不但没能主持正义,反而被打成重伤,因此恨自己,满身武艺没发挥出来,痛恨这些坏人胡作非为……造成了心灵上的极大痛苦,得了一场大病,当时全身剧痛,骨关节脱臼,除了眼睛能动以外全身瘫痪,后虽经多方治疗,效果甚微,而且越来越重,以致于到了身陷绝境的地步,想到自己快要死了,不能就这样带着人生的怨恨离开世界,躺在床上回想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一切事情。这时亲戚来看我,他说:“如果要是换成我,我应该高兴,当时你是一个人,面对好几个无赖,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我的心随着他看问题的角度一转变,心情就放松平静多了,同时对自己,对对方不是那样恨了,当我每原谅一个人时,身体就有奇迹般的变化,疼痛也慢慢减轻,在病情由重到轻直至痊愈的过程中,我深深的理解了“度尽众生己方度”的内在含义,原来度尽众生是把自己心理对人、事、物的不理解、烦、恨一个个原谅想开,最后得度的是自己,原谅别人就是最大的原谅自己。有一次毛主席生病,朱老总去看他时说:“百病皆由心生,你的病还要用心去调。”国际歌里有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也理解了,自己身上的病只有靠自己的心来调整。通过这次患病使我深深地体悟到,人的任何执著、偏见和不平的心理状态,都会导致生理的疾病发生,甚至能毁灭人的一生。同时,也使我充分的认识了自我、自然与平衡,来了一个人生的急转弯,这才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病情痊愈后,我如同大梦初醒后的心灵解脱和轻松自在感。面对着上述的情况和我自己的生与死的亲身经历,让我认识到心理对身体的影响有多么大,使我感到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问题,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过去我们对人的心理、生理与病理之间的连系及变化研究得太少了。通过这场病使我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了解到多数疾病的产生,都来源于心理影响生理的结果。心平健康学根据这种论点,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研究、整理,从中发现了规律:即什么想法得什么病,和怎样想才能祛病的定向理论。这对于我们找到病根,祛除疾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起到了本质的作用。
  当今人们对疾病的研究找外在原因的多,找内在心理原因的少。早在年前,《*帝内经》中就阐述了心情与身体的关系:“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胆”,再加上“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说明了这种变化规律的存在。心平健康学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得更深、更完整,更具体了。根据心平健康学的理论,人体如同一个大的化工厂,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身体就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如害羞时脸红,吓一跳脸白,这一简单的生理现象发生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生气、烦恼和悲伤等诸多心理情绪发生后,身体生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身上的各种病都是来自每个人的各种不平的心情,我在研究中不断找到了侵害人身体的一个个心理、生理与病理之间的规律,就如同害羞脸红这一必然规律一样,当你不知道这一规律时它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现在我已找到了多种致病规律。如:什么心情导致水肿,怎样调整心态水肿可以消退;什么心情规律得高血压,怎样调整心态血压可降至正常;什么心情规律身体肥胖怎样想可使人瘦下来;什么心情规律导致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怎样调整心态可以使之恢复健康;什么心情规律得颈椎病,怎样调整心态可使其逐渐发生变化等等。
  心平健康学是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萌生了要创编出一套新的治病养生的方法和理论的坚强信念而产生的。所以长期以来,利用我国古老的中医理论和现代人体生命科学,对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养生保健理论的研究、探索和反复实践,特别强调了自然力与平衡论的微妙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病因、病机以及升华到一整套新的治疗理论,并且在实践中得以逐步完善。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