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划重点瓣膜疾病有多可怕及时修复是关键 [复制链接]

1#

哈哈

医院最新动态

普及健康科普知识

1

你了解心脏瓣膜疾病吗

下面这组数据带你了解下

心脏瓣膜疾病究竟有多可怕

二尖瓣病变占了瓣膜疾病的70%

风湿性心脏病占

二尖瓣病变的80到90%

中国目前拥有多万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修复成形技术研讨会

“瓣膜修复作为通过患者自身组织修复的医疗技术,虽然手术复杂,但是带给患者的益处要远远高于更换人工瓣膜。”在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修复成形技术研讨会上,医院(南京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丰教授表示。

会上,仁医君了解到,目前我国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手术选择瓣膜修复或是换瓣,主要取决于患者瓣膜病变程度以及医生的理念和技术水平。据介绍,虽然此项技术早在三、四十年前便有了,但是近五年才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平均年龄在40到60岁左右患者,做瓣膜修复成形手术预后效果更好,因为使用了自身的组织,没有排异性、并且保留部分瓣膜结构,这是对患者远期心脏功能的最好保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瓣膜相关并发症。

▲医院孟旭教授在研讨会作报告

会上,医院孟旭教授介绍,瓣膜修复成形术患者的10年生存率通常保持在90%以上,人工瓣膜置换患者群体的10年生存率在70%左右。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也是希望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认识到瓣膜修复的好处——并发症少,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生存期长,费用低。同时也希望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改变患者观念,让患者实实在在受益。“

瓣膜置换术vs瓣膜修复术,怎么选?

57岁的杨女士来自南京浦口,一周前突然感到胸闷气喘、伴有心慌,心跳加快,医院就诊,心脏超声提示:杨女士患风湿性心脏病,中重度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左房增大。当地医生建议杨女士进行手术治疗,杨女士和家人商量后,来到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求治。

据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邵永丰教授介绍,目前解决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段主要是心脏外科手术:

一种是将病变的瓣膜切除,用人工瓣膜进行置换;另一种是对病变瓣膜修复成形。既往的外科治疗主要是瓣膜置换,但无论是机械瓣置换还是生物瓣置换均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术后相关并发症及生物瓣的耐久性问题:置换机械瓣的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增加了术后出血与血栓的风险;置换生物瓣的患者存在生物瓣的耐久性问题和再次手术风险,而且要强调的是二尖瓣位的人工瓣膜置换是患者远期心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风湿性瓣膜病变如果进行瓣膜修复成形术,则术后无需服用抗凝药物,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出血及血栓的风险,成形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更佳,生存质量大大提高,生存期延长,这个结论已得到循证医学证实。

▲邵永丰教授(中)在手术中

根据杨女士的病情分析,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丰教授认为杨女士比较适合做二尖瓣修复成形手术,经与杨女士及家人沟通,他们同意此手术方案并进行手术直播。8月1日,杨女士在全麻下接受二尖瓣修复成形术,手术仅用时60分钟,术后杨女士即转入心脏大血管外科ICU继续观察,目前各项指标良好。

瓣膜修复技术的掌握和认识亟待提升

▲医院孟旭教授(左二)手术中

▲研讨会现场

为了提高心脏外科医生的瓣膜修复成形技术,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于年8月1日举办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修复成形技术研讨会,会议特别邀请我国心外科著名专家、医院孟旭教授前来参加,会议内容包括手术演示和讲座。在会上,孟旭教授特别强调:心脏瓣膜成形术的可行性取决于二尖瓣病变的病因和病理所见以及术者的手术技能。手术医生的术中判断及手术操作对二尖瓣修复成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讨会现场

专家表示,二尖瓣修复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方法修复二尖瓣,恢复二尖瓣功能,并且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自身的二尖瓣解剖结构;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优势包括患者生存率高、左心室功能保存更完善、抗凝相关并发症少及比人工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邵永丰教授告诉仁医君,要大力推广二尖瓣修复成形技术,普及二尖瓣修复成形知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媒体报道

医院院长

更多报道,请看这里

精彩回顾

01搬家啦!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搬入新大楼!

02他们是心脏大血管的“魔术师”,5个半小时成功摘除“定时炸弹”!

03省人医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郑重提醒:房颤也会引起中风!

责任编辑/周宁人

稿件来源/吴倪娜万莉

排版统筹/周宁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

医院官方平台(JSPHRYSC)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