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不但可以补全身之气,而且善补肌表之气,尤其对脾气虚所引起的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病人具有奇特作用。日常可以直接泡水服用。但是主要取其药用价值,有实证或者阴虚阳盛的患者应避免食用黄芪,如感冒、急性胃肠炎、腹部胀满等患者不太适合使用黄芪。
在中药里,首屈一指的补气药是黄芪,其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中医,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牺牲。老人形瘦,面色淡黄,人们称他为“黄耆”以示尊敬,意为面黄肌瘦的老者。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其墓旁生长的一种草药起名为“黄芪”。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人写作“黄耆”,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是这样来解释它的名字:“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中医认为,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所以,清代名医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一书中将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与人参相比,黄芪的补气之力虽不及,但人参没有升阳、固表、内托、利水的功效。黄芪入药已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黄芪的入药用途十分广泛,有人曾经把中国的古药方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筛选出了25味最常用的中药,黄芪排在第11位,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科等,有一药多能的美誉。
唐朝许胤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然患中风说不出话来,请遍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柳太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见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众医束手无策,新蔡王更是心急如焚。而精通医药的许胤宗不但不着急,反而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汁弥漫,烟雾缭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便康复同以前一样了。柳太后猝患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失调的结果。而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李杲说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二者相伍,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调气血,恰中病理。再加上热蒸气既能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故能在较短时间内收效。现代有一些懂得中医药的人,经常用黄芪进行桑拿,也是取黄芪补气升阳固脱的作用。
我国着名学者、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胡适先生,生前曾与黄芪结下过一段不解之缘。那是在年秋天,他因得病吃了不少西药,总不见好转,后经名医陆仲安先生诊治,以黄芪为主药医好了病。从那时起,胡适先生便对黄芪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中年以后,胡适渐感身体疲惫,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胡适当时把这个诀窍告诉了周围的人,也使他们受益匪浅。如今,我们也可以学学当年的胡适先生,让黄芪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取生黄芪15克、大枣十枚,用开水冲泡饮用,能增强体质,有预防感冒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肾阴虚者,不宜服用。
黄芪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益气固表:黄芪比较甘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可治疗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及食少便溏;
2、敛汗固脱:黄芪能够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止汗,治疗脾肺气虚所致的卫气不固、表虚自汗。黄芪能够升阳举陷,也能够治疗脾虚、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疾病;
3、利尿消肿:能补脾益气治本,也能利尿消肿治标,为气虚水肿之要药,可以治疗脾虚、水湿、失运,浮肿少尿;
4、托疮排脓:黄芪以其补气养血之功,使正气旺盛,可以托毒排脓,生肌敛疮,治疗痤疮,痈疖等;
5、调节血压:它的降压成分是γ-氨基丁酸和黄芪皂苷甲,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明显降低脑血管、外周血管、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的阻力,而且对这些部位的血管有一定扩张作用,但对肾脏血管有收缩作用;
6、增加机体免疫功能:能够显著增加血中白细胞的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功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7、保肝护肝作用:对四氯化碳造成肝脏损伤,所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降低,有一定回升作用,并且能够预防四氯化碳所导致的肝糖原减少,提高慢性肝炎病人清除病毒的能力,或者抑制病毒扩散的能力;
8、强心功能:能够使心脏收缩的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对于中毒或者是心力衰竭的作用更为明显。而且黄芪多糖能有效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
黄芪除了有以上的功能外,它本身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近代生化分析研究发现,黄芪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硒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延缓细胞衰老,同时也是一味抗癌防癌的中药新秀。
以上就是关于黄芪的一些内容资讯,希望以上的讯息可以帮到有需要的您!了解更多关于胡泽民院长对中医以及中医药的精彩解读和知识科普,欢迎下载“类风湿互助”APP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