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厕所日,聊聊我国古代那些与厕所有关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互助论坛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44.html

每年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日,而今天这个纪念日你可能少有耳闻。11月19日,从年开始被联合国设立为“世界厕所日”。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凸显穷人面对的环境卫生危机而设立,以推动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希望通过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世界环境卫生问题。

如厕事非小。有人统计过,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要上厕所6—8次,算下来一年就有次。按照平均每次两分钟计算,人的一生中,大约有整整3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女性则更长)。那么与我们一路相伴的厕所,在我国古代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让我们透过出土文物了解我国古代那些与厕所有关的文化和趣事。

多与猪圈建在一起

汉代已出现水冲厕所雏形

厕所的建造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墨子》中谈到为保护私密性围以高墙的厕所。两汉时期,修建厕所则十分普遍,当时的厕所多依托猪圈而建,可能寓以排泄物为猪食以及与猪粪混合为肥料的双重目的。

例如在西安博物院,就藏有一个出土的汉代绿釉厕所模型,这件出土文物很好地给后人重现了当时人们如厕的基本场景。

该文物下方一个打围猪圈,上方是一间厕所。其中甚至有两个如厕的人,趴在窗户上脑袋往楼下的猪圈里望。

楼下的猪圈里,母猪趴在地上,已经生产了三头小猪,还有一头小猪的头已经从产道里探了出来,旁边一个人正在给它接生,而厕所上有两个人正在围观,活灵活现的汉代生活场景。

背面有一个楼梯,直通二楼厕所

另外,中国农业博物馆也藏有一件河南出土的汉代陶猪圈厕。这种猪圈与厕所合二为一的建筑形式有很多优点:污染源集中,便于清理;双层建筑结构节省空间;人的排泄物作为猪食的一部分节省了饲料;猪粪又可以用于积肥苗田。

素陶明器—陶猪圈(汉)藏于中国农业博物馆

下面这张图是东汉出土厕所模型,依旧是猪圈和厕所搭配的构造。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为了干净,厕所也逐渐与猪圈分离,甚至出现了类似现代水厕的雏形。年,中国考古专家对河南商丘市芒砀山的梁孝王汉墓进行发掘时,意外的在墓中发现了一间年前建造的厕所,在蹲坑后方的墙上,厕所的修建者凿出了一个冲水的管道,其构造与原理与今天的水冲厕所都极为相似。

徐州狮子山汉墓也出土过一间墓葬厕所,其形制甚至和现代有些农村地区的厕所别无异处。更生动的是,墓葬修建者甚至还在厕所旁边的墙上安上了扶手,方便如厕的人起身时拉扶。

再后来出土的一些文物中发现的厕所模型几乎已经和现代农村的旱厕一模一样。

北朝时期厕所

西安出土的唐三彩厕所

古代名人厕所糗事

晋景公厕所溺亡,权臣王敦“澡豆为饭”

看了那么多出土的厕所文物我们发现,从古至今厕所和人类生活都息息相关。因此,也有一些古代名人的厕所糗事被记载下来流传至今。最奇葩的是一个君王掉进厕所被淹死,他就是晋景公。

晋景公

话说有一年,一个巫师对晋景公说:“大王您恐怕活不到吃新麦子的时候了。”晋景公听之大怒,将那个巫师拖出去斩了,还说:“我肯定能活到麦子成熟,但你却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后来,麦子成熟了,晋景公想起巫师的话,连忙让人赶紧做了一碗呈上来,心想:还说我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我现在就吃!就在他正要拿起筷子时,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疼痛,于是,晋景公连忙跑去粪坑。却没想到,居然就这么跌进粪坑溺死了!这个事件在《左传》中甚至有记载,说“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这样看来,一代君王被淹死在厕所里真是挺惨的。

除此之外,东晋的权臣王敦也闹过跟厕所有关的糗事,甚至由他而来还出现了一个成语“澡豆为饭”。话说,王敦迎娶晋武帝司马炎女儿襄城公主后住在公主府,公主身为皇室生活奢华,在如厕的时候会用干枣堵住鼻孔阻挡臭气,因此厕所中往往存放有很多干枣,有一次王敦如厕时看到漆箱里装着干枣,王敦以为公主讲究,厕所也摆着果食,就吃起来,而且还吃了个精光。还有一次也是上厕所,这位仁兄上完厕所出来的时候,发现金澡盘中准备的有清水,旁边的琉璃碗里面还有豆粉。他就把豆粉冲水一饮而尽,旁边的侍女们是忍俊不禁。原来那盘清水是公主洗澡用的,而豆粉其实相当于现在的香皂。

从那以后就有了个成语叫“澡豆为饭”,形容一个人没见过世面的窘态。王敦原本以为自己是富贵乡长大的公子,不料碰上了公主他还是得甘拜下风,对皇家的精致叹为观止。

另外,东汉的汉桓帝身上也有发生过一件跟厕所有关的大事。据记载,刘志当了十三年的傀儡,任由梁冀掌控政权,而他身边也处处是被安插的耳目,只要风吹草动就能传到梁冀的耳朵里。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忍无可忍,假借如厕,把心腹宦官唐衡叫进厕所,跟他商量诛灭权臣的计划。经过密谋,他们一举消灭了梁冀,这次行动也被称为“厕所政变”。

竹木简竟然是最早的厕纸

不少出土木简上有风干粪便

说到如厕,不少人就会问手纸出现以前,古人是如何拭秽的呢?

其实,古人有很多种工具,比方土块、石头、草木叶子等。但你不知道被文物专家视为宝物的竹木简在古代也会被用来厕后清洁,俗称厕筹。据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老师介绍,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竹木简就可能是古人用过的厕筹,因为出土的时候这些竹木简上被发现有一些风干的粪便。

敦煌马圈湾遗址汉简

厕筹

关于竹片被用来当做厕筹的古代案例在《南唐书·浮屠传》中也有记载,讲的是南唐后主李煜和自己的周皇后为了表达自己礼佛虔诚,竟然亲自为僧人制作竹片厕筹。书中说:“后主与周后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刺,则再加修治。”意思是南唐后主和周后亲自为和尚削擦屁股用的厕筹,削完之后,还在脸颊上测试是否光滑,如果有刺,则继续打磨光滑。这种行为在后人看来也是疯狂。

南唐后主李煜

使用打磨的竹简当厕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循环使用。在那个不发达的古代,用完以后清洗干净再放回去,供下次如厕的人使用。电视剧《寻秦记》有这样一幕:穿越回战国时代的项少龙,夜宿赵国民居,内急之下,问老翁要卫生纸。老翁听了半天,才知道是擦屁股的东西,老人家在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递过去,这块竹片就是厕筹。

《寻秦记》

那么古人什么时候用上厕纸了呢?最早记载是在唐代,见于阿拉伯人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第二十三条中说“中国人(唐人)不讲卫生,便后不用水洗,而是用中国造的纸擦拭。”但因为当时纸张制作比较昂贵,因此并不流行,直到元代以后厕纸才开始流行起来,比如有马粪纸,这种纸张写字不行,但用来做厕纸非常合适。

到了明清之际,用草纸擦屁股才成了一种富贵人家的习惯。不过当时有规定,不得用写了字的纸张擦屁股,《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都是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违反者会被官府惩罚。

如厕无小事,幸有这些文物和资料记载,我们才能得知先人们如何一步一步从远古荒蛮走向如今文明。

封面新闻综合Vicky资料据中国文艺报、微博于赓哲老师、文汇网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