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治本不易 源头截污纳管是关键
这些年来,浙江温岭市办了很多事关百姓福祉的实事,"五水共治"就是最受百姓欢迎的大事之一。通过沿河拆违、清淤疏浚、截污纳管、面源减污、生态绿化、强化保洁等综合整治,去年,该市包括山下金河在内的25条黑臭河整治通过省、台州市验收。很多市民反映,身边的河水变清了,臭味减少了,河岸变美了,市区内涝减轻了,群众更理解和支持"五水共治"了。
但治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五水共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清三河"突击容易保持难,治标容易治本难。前阶段,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主题活动,从监督情况看,极少数已治理河道的后续管理有所放松,水质有所反弹,整治不够彻底、不够到位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扭转这种现象,不仅之前所做的工作可能前功尽弃,更无法谈及今年的创建"清三河"达标县(市、区)目标。
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
3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开展"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主题活动,动员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置身"五水共治",发动广大代表和群众就近就便监督身边已治理的河,推动*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和落实截污纳管、污水处理、日常巡查、快速反应、责任追究等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治水成果。
之后,该市人大常委会周密部署,召开主任会议具体安排监督活动,明确以2014年上报省、台州市黑臭河治理已通过上级验收的25条、在整治但尚未通过验收的7条、市定2015年重点提升15条等3类共47条河道为专项监督重点,并对各镇(街道)确定需要监督的14条河道进行检查。
4月下旬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张学明主任和六位副主任分别带队,组成7个监督组,率人大代表会同市治水办、水利局等部门,分赴16个镇(街道)检查监督,近日向市委和市*府报送了《关于对监督治理河道的调查报告》。
曾一字一句推敲《关于对监督治理河道的调查报告》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韶宏告诉,"调查结果是监督组对照既定治理措施是否真正落实、河道是否出现黑臭反弹等10项检查内容,通过现场检查、听取意见、查找原因、调取监测数据等做出的综合评定。"
调查报告指出:一年来,市*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重视以"清三河"为重点的河道治理工作,制定治理目标,明确治理措施,落实治理职责,市*府领导多次督促检查,一批黑河、臭河、垃圾河得到有效整治,"清三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从监督情况看,该市治理目标明确,提出实施项目36个,投入50.39亿元,力争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地表水环境治理明显改善,全市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比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6个百分点;投资15.6亿元,完成1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扩建工程,每天新增12万吨污水处理能力;投资6.84亿元,新建360个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力争完成管覆盖范围内所有工业企业截污纳管等"五水共治"三年目标,并积极组织实施。治理重点突出,以"清三河"为重点,坚持治污先行,部署开展城乡污水新三年行动计划和主城区"截污治水大会战",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划定畜禽养殖区域,实施排泄物治理,着力改善城乡河道水质。治理措施有力,绘制治理作战图,制定计划时间表,研究综合治理措施,出台河道清垃圾、清淤泥、保洁、整治和城乡污水治理、畜禽排泄物治理、沿河违章建筑拆除等一系列*策措施。
已治理的河有喜有忧
从"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水体水质检测情况看,列入重点监督的47条河道全面建立了"河长制",明确河长职责,建立了河道日常保洁巡查、治理工作督查通报、水体水质定期检测通报、水质断面考核办法等制度,多数河道水质保持甚至比验收时有所提升。但也存在反弹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2014年已通过上级验收的25条A类河道,对比去年验收时,今年3月和4月底检测的3次水体水质样品性状、透明度、高锰酸钾指数等3个指标,其中5条基本稳定,3条反弹后超标,其余虽然检测数据有变动,但未超出黑臭河验收标准;尚未通过验收的7条B类河道,5条达标,2条超标;市定今年重点提升的15条C类河道,12条达标,3条超标。
山下金河、屏下河、后应河发源于市区南部山区,流经村庄后进入市区主要河道,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区整体水环境。本报上月13日跟随李斌市长督查"五水共治"工作时注意到,屏下河虽然通过疏浚治理,整体比以前有了好转,但由于上游村庄未彻底截污纳管,部分河段依然黑臭浑浊;而曾经是"温岭垃圾河代表、黑臭河典型"的山下金河,通过河道疏浚、河岸拓宽、河岸绿化、沿河截污纳管、水体生态浮岛净化等综合整治措施,河道环境状况大为改观,河水清澈。
《关于对监督治理河道的调查报告》数据呈示,山下金河水质样品性状微*透明,水体透明度从去年验收时的30厘米,增加到今年3月的45厘米和4月的70厘米,高锰酸钾指数浓度则从去年验收时的每升7.79毫克,下降至今年3月的4.74毫克和4月的5.39毫克,水质在逐步变好。而屏下河水质样品性状微浑微绿,透明度去年验收时为45厘米,今年3月和4月检测时,分别降至33厘米和28厘米,高锰酸钾指数则从去年验收时的每升8.63毫克,上升至今年三月的7.49毫克和4月的19.6毫克,水质出现反弹,又回归到Ⅴ类水质。
就单一某个指标而言,个别河道的反弹超标还是蛮严重的。松门镇的纳潮河,4月检测时,高锰酸钾指数浓度达到每升51.2毫克;新河镇的长屿新涝河,4月检测时,水体透明度只有7厘米。但也有不少河道的透明度和高锰酸钾指数比去年验收时更优,大溪镇冠城西河今年3月和4月检测时的水体透明度分别为64厘米和52厘米,均高于去年验收的45厘米;新河镇环城河今年两次检测时的高锰酸钾指数分别比去年验收时降低每升3.21毫克和2.28毫克。
多管齐下防反弹
刚整治的河道为何会出现指数超标?
市治水办工作人员认为有多方面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源头未治理,或者说主要原因是上游未截污纳管。"治理黑臭河,清淤、绿化等都很重要,但要改善和提升水质,前提是必须要做好截污纳管,这是"治本"措施,否则迟早会反弹,水质改善也会成为一句空话。出现多条河道反弹的另一个原因或者说客观原因,是生态补水量少,河水稀释能力减弱。据市水利局统计,今年一季度,该市降雨量只有多年平均数的九成,由于冬春季节变化,来水少,流动不畅,致使河水稀释、自净能力降低,加快水体水质变差。
在调查采访中,不管是普通居民、基层人大代表,还是*府官员,都认为,防反弹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源头治理。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防反弹,首先要抓好截污纳管。屏下等几条反弹河道,多数地处城镇,人口密集,排污量大,居民家庭生活污水和餐饮等三产服务业的污水均未纳管,源源不断直排入河,导致河水反弹。
市人大代表在监督时注意到,个别禁养区内仍有养殖,排泄物治理不到位,存在直排和不达标排放等问题。有的河道河边垃圾散落,收集设施缺少,杂物堆积;有的河岸违章建筑未拆除,拆后反弹现象存在,河中沉船、箱等尚未彻底清理;有的河面存在水上船屋,建筑泥浆和废弃土偷排乱倒河道的现象还有存在,河道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治理。防反弹,就是要抓源头治理,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狠下决心,多管齐下,加强监督检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同时还要保证资金到位,"河长"到位,既要围绕治理目标,落实治理措施,更要抓住源头这一"本",实行标本兼治。省长李强在日前的全省"河长制"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如果我们不抓好截污纳管这一源头,我们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还是治标不治本。"